白癜风容易治吗 http://m.39.net/news/a_6288655.html回望历史前尘,增强修身智慧,描画未来美景。
一直以来,我们都知道全世界范围内,有四大文明古国:其中古埃及最早,它的文明在年前就已经成型了;古巴比伦文明则过早的消失在了沙漠中;而古印度的代表“哈拉巴文化”经过异族的侵略和摧残之后,已经灭绝;只有中国,因为地形的缘故,自称体系,始终未曾断代,源远流长、绵延不绝。
埃及金字塔
真正给世界贡献了巨大的思想和文化财富的,是三个地方:古希腊、古印度、古中国。
有那么一个时期,这三大文明的奠基者,在跨度上万公里的远古时代,竟然像约好的一样、纷纷出场,一时之间,整个世界历史的上空,星光璀璨、熠熠生辉!这个时期,就是公元前年左右。
德国思想家卡尔·雅斯贝尔斯在年出版的《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中说,公元前至公元前年之间,尤其是公元前至前年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轴心时代”发生的地区大概是在北纬30度上下,就是北纬25度至35度区间。
这段时期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色列有犹太教的先知们,古印度有释迦牟尼,中国有孔子、老子……
释迦摩尼
到了轴心时期,几大古文明分别出现了代表人物。按照年代来说,在印度出现了释迦牟尼,释迦牟尼生于公元前年;释迦摩尼出生十四年之后,孔子出生在了古代中国;公元前年,希腊出现了苏格拉底;而在犹太人世界出现了耶稣,出生时间最晚,约公元前4年。
至此,四位圣人经已到齐,人类思想史、文化史翻开了全新的一页。
在这之前,人类面对洪荒世界苦苦挣扎,出现很多复杂问题:生产力非常低下、物质极度匮乏;奴隶制占据主导,少数奴隶主穷奢极欲;整个社会道德沦丧……人类社会在慢慢形成的重要时期,总会有一批人,在暗夜里、沉重的思索人类的未来。
基督教堂
有人说,如果*治统治比较稳定的话,人民生活相对安全、有保障,就会多去考虑如何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思想的火花就会相应的少很多,或许,有些道理吧。
在释迦牟尼之前,就有源远流长的印度教存在,但它太重视古代神话、复杂的仪式、严格的种姓制度等,把一个人生下来就定为某个阶级,等到轮回之后才有改变的可能。释迦牟尼出来之后,强调众生皆有佛性,每一个人都有觉悟的智慧,只要觉悟,生命就可以离苦转乐,而且对每个人都有效果,不分阶级、不分种族。
苏格拉底在西方所面对的时代具有复杂的挑战,一边是研究自然哲学,他们把宇宙看作一个物质,加上动力不断运转;另一边是喜欢辩论的辩士学派,他们走遍各地,认为人间的法律是相对的、价值也是相对的,所以不再坚持原则,只要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
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在这时深入反省,首先肯定法律的作用;进一步接受祖先传下来的宗教,他自己又听到良心的声音,既所谓精灵的声音,与他的学生柏拉图开展出西方的哲学传统和知识传统。
对耶稣来说,犹太教本来就有深远的历史,旧约和新约的差别,就是从律法变成慈爱、仁爱,所以他说神所喜欢的是仁爱胜过祭献,神不需要礼物,因为他创造一切;但如果人民心中既有仁爱这种信仰,又能展现出人的美好品格的话,神才喜欢;人们祷告不用去耶路撒冷,神就在每个人的心里,用自己的精神、行为来祷告。
再看孔子,孔子的时代是礼崩乐坏的春秋时代,这个时代是危机的时代,也是转机的时代。他主张上层阶级以礼、仁*、德行来维持统治,全体人民应遵守忠于天子、孝顺父母、诚信友善的信条,妇女应对丈夫忠贞服从。但在有生之年,孔子未能把他理想与理论变成现实。
孔子像
在思想方面,孔子是儒学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核心主要是“仁;义;礼;智;信;”在*治方面,提倡“为*以德”,主张以“德”教化人民;在教育方面,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并且汇编了大量的古代典籍。
在孔子死后七百年,汉武帝正式把他的学说奉为唯一的官方学说。自此,历代帝王纷纷仿效。到公元七世纪,唐朝大兴孔庙,孔子被奉为半人半神的圣人,这种做法一直沿袭至今。在西方人眼里,孔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
广袤星空
如果我们再放眼望去,苏格拉底有学生柏拉图,而柏拉图有学生亚里士多德,三者并称为“古希腊三贤”,被后人广泛地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而比孔子稍早一些的老子;同期的墨子、庄子、韩非子等几十家;晚一些的孟子,如果把这些人加在一起,他们所创立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时代,是中华文化无与伦比的巅峰时期,无出其右!
重新审视这段时光,希望我们不忘历史、砥砺前行。
如对文章有商讨的地方,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