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注释:
冥:通“溟”。海
北冥:1.亦作"北溟"。2.古人意识中北方最远的大海。3.北方的大海。
鲲:本义指鱼卵。这里表示一种很大的鱼。
鹏:传说中一种其大无比的鸟。
怒:奋起,奋发。
垂:覆盖,笼罩。
海运:海动。谓海动风起。《庄子·逍遥游》:“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溟。”陈鼓应注引林希逸曰:“海运者,海动也……海动必有大风,其水涌沸,自海底而起,声闻数里。”晋郭璞《江赋》:“极泓量而海运,状滔天以淼茫。”郑泽《嘤求草题词》:“枪榆我自嗤,海运君怀敞。”
徙:迁移
翻译:
北方的大海之中有一种鱼,名字叫鲲。鲲很大,不知道它有几千里之大。鲲变化为鸟的时候,名字叫鹏。鹏的背脊不知道有几千里之大。当鹏奋力飞起的时候,它的翅膀就像遮罩天边的云彩一样。鹏这种鸟,每当大海异常变化的时候就要迁徙到南边的大海中。南边的大海,又叫作天池。
《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注释:
《齐谐》:古代先秦神话集。属于记载奇闻逸事的志怪书籍。
抟:环绕而上。
扶摇:自下而上的旋风。
去:离开
以:凭借
息:气息,风。
野马:指野外蒸腾的水汽。雾气浮动状如奔马,故名“野马”。
尘埃:扬在空中的土叫“尘”,细碎的尘粒叫“埃”。
生物:概指各种有生命的东西。
息:这里指有生命的东西呼吸所产生的气息。
苍苍:深青色。
正色:本来的颜色;真正的颜色。
无所至极:没有可到达的尽头。至极:终极;达到极点。
翻译:
《齐谐》是古代记述奇闻逸事的志怪书籍。《齐谐》中有记载:“大鹏向南海迁徙的时候,拍击水面会激起三千里的水花,扇动翅膀随着自下而上的旋风盘旋而上九万里的高空,离去凭借着六月份的风”。浮动的雾气,飞扬的尘埃,都被生物之间产生的气息吹拂着在空中游动。天色苍茫,这是它本来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它无穷无尽的辽阔高远而呈现出来的颜色呢?大鹏从高空俯视下方也如同下方仰望天空,只见一片苍苍,不辩本来的颜色。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注释:
且夫:承接连词,况且,再说。承接上文,表示更进一层的语气。
覆:倾倒。
坳堂:堂上的低洼地方。
芥:小草,喻轻微纤细的事物
胶:搁浅
斯:则。就。表示承接上文,得出结论
而后乃今:是古人习惯性的倒装,应该是“乃今而后”,意为“从这以后”。而后:连词。然后。
培:凭借、依靠
莫:不定代词,没有人,没有谁。
夭阏:亦作“夭遏”。摧折,遏止。
图:图谋;谋取。
翻译:
再说水积聚的不够深厚,那么它就没有什么力量承载大船;把一杯水倾倒在屋堂的洼地之上,小草也可以当做成一个小舟;如果放一个杯子在上面就会搁浅在水里,是因为水浅而舟船太大了。风积聚的不够,那么它是没有什么力量承载很大的翅膀。所以大鹏要飞到九万里的高空,风就会在它的身下了,然后就可以凭借着风的力量飞翔;大鹏背靠着青天而没有什么能够阻止它的了,然后就可以向南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