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最具艺术特点的先秦诸子散文庄子散文 [复制链接]

1#

一、独特的寓论体

《庄子》在先秦诸子中具有独特风格,脱离语录体,以寓言为主要的艺术形式来反映其世界观和对理想世界的探索与追求,开辟了散文新境界。

庄子吸收神话创作的精神,大量采用寓言故事,作为论证的根据。但是庄子的寓言与孟子、韩非子等人不同,韩孟等人的寓言多取材于现实生活,而庄子的寓言故事和情节多是奇特的想象和虚构,充满了神话般的怪诞迷离与奇幻,最富于浪漫主义色彩。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称“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之。”

例如《逍遥游》,庄子通过鲲鹏变化的寓言描绘了无穷无尽的大千世界,又通过肩吾问连叙的寓言阐明了至人无己的精神境界;在《齐物论》中,他通过“南郭子綦隐几而坐”、“啮缺问乎王倪”、“瞿鹊问乎长梧”等寓言说明了相对主义认识论;在《养生主》中,通过“庖丁解牛”的寓言,说明了他的处世哲学;在《人间世》中,通过孔子与颜回的对话、叶公子高出使齐国、颜阖为了卫灵公太子师和匠石遇社树的故事,描写了人际关系的纠结,说明了无用为大用的道理;在《大宗师》中,通过南伯子葵问乎女翸、子祀子舆子犁子来四人为友、子桑户孟子反子琴张三人相语以及意而子见许由等故事,说明了天人合一的自然观,批判了孔子的仁义观点……

由于受到民间寓言故事的影响,庄子笔下的小生物如蝉、斑鸠、蛇等,一切生物、无生物都会辩论、讲道理,这是庄子散文浪漫主义作风的一个表现,其逻辑思维的理论文也更加形象化了。

原文+注释+译文庄子书籍今注今译陈老鼓子应集释中华逍遥游书注疏全集局包邮书籍淘宝¥27.8¥45购买

二、奇特的人物形象

庄子的许多哲学思想和*治观点都是通过故事人物的问答方式来表现的,他“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塑造众多形形色色的艺术形象,增加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如《逍遥游》中的许由敝屣功名的形象,藐姑射之山的神人的形象,《齐物论》王倪口中“至人”的形象,《养生主》庖丁的形象,《人间世》楚狂接舆的形象等等。庄子笔下的人物形象主要为五种典型,分别是真人、荒诞畸人、历史人物、动植物、艺人,其中“畸人”和“艺人”极为突出。

庄子同情贫穷,尤其同情畸人,他不仅写畸人的形貌,更注重表现其内在美德,发掘其精神美,肯定其道德上的自我完善,宣扬“德充于内,遗形弃知”的思想。《山木》篇中的“逆旅二妾”,“其一人美,其一人恶”,“恶者贵而美者贱”,外貌美的人因为骄傲而缺乏修养,反而丑了;外貌丑的人因为谦恭而品德充实,反而美了。又如《德充符》中的六个故事都是描写畸人美德的,其中三人是受过刖刑的兀者:王骀、申徒嘉和叔山无趾,这些人竟使孔子对之敬服,使大*治家子产屈服谢罪;另外三个是生来面貌丑陋或有疾病的人:哀骀它相貌奇丑,而各种人都对他倾倒,另一个是罗圈腿、驼背、缺嘴唇,还有一个则脖子肿得像个坛子,他们二人却受国君喜爱,使国君反而觉得常人貌丑。这便反映了庄子独特的美学观点,重道德而轻外貌,重内德不重外形,认为畸人畸而并非畸,全人全反而不美。

庄子笔下的“艺人”形象融现实与超凡于一体,在拥有超凡技艺的同时,又是大彻大悟的得道者,庄子对他们的劳动技能和能工巧匠表示由衷的赞颂。

三、浓郁的诗性

《庄子》行文神韵飘逸,仪态万方,出人意表,变化莫测,具有浓厚的诗性,包括诗的抒情性、意境美、形式美三个方面。

《庄子》的情感渗透方式主要为将强烈的情感寄寓在物象中,和直抒感叹。如《逍遥游》中写大鹏扶摇直上,生物以息相吹,就是将强烈的诗歌情感融于物象;又有“人生天地之间,如白驹过隙,忽然而已”的直抒胸臆的感叹。

《庄子》有阔大壮美、深幽冷峭、朦胧迷离等多种意境。如《齐物论》中“庄周梦蝶”这一意境就具有浓厚的朦胧美。

《庄子》诗的形式美主要体现在句式整饬、韵散结合的外在形式,如“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骈偶化的语句结构,接近于诗。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