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无庄子,这个世界的烦恼会越积越多 [复制链接]

1#
天津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4618889.html

无庄子,这个世界的烦恼会越积越多

世人读庄子,都想着庄子能给自己乏味无趣或者紧张的人生带来些许安慰或者超脱。

但是,庄子汪洋恣肆,光怪陆离的文字反而让人无法获得丝毫的慰藉,甚至还徒然陡增了若干的烦恼。

庄子太难读了,太难懂了。想必这是大多数人的共识。

说实话,我在阐释庄子内七之前,读庄子已经是二十年前的事情。阐释庄子,我是看一段阐释一段的,根本不知下一段要说啥,说的是啥。

有位读者留言,他说,我阐释的庄子他从头看到尾,竟然未找出逻辑上的漏洞。我想,这对于一段段阐释庄子的我而言,未尝不是一种鼓励。很显然,解庄,我是得味的。

还有位读者晓得我是看一段阐释一段庄子,很惊讶,讶然于这样也能行,大致意思就是这个,过多赞誉的话我也不引用了,以免有自吹自擂之嫌。

实际上,满打满算我解庄子内七,也只用了俩月的时间,但我对自己的解庄还是相当满意的,说句不谦虚的话,我也惊讶自己当时能解读到这个程度,而且自己也喜欢多读几遍自己的阐释,无他,我的很多想法都是当时阐释时产生的,过后,连我自己也不晓得我曾经这样说。这,或许归功于当时的我确实已经走进庄子的内心世界,徜徉于他的精神世界里而不自知。阐释庄子,是一种历练,也是升华。

现在,我就分享下下自己解读庄子的心得体会,如何更好走进庄子的精神世界,如何领略庄子所要传达给世人的旨趣,解庄的书籍,如何才是得味的。

第一点,要晓得庄子是道家的人物。那显然就要知晓道家的整个的理论体系和逻辑。我看古今解庄,好多根本不晓得道家的理论体系和逻辑所在,比如,竟然有的人还不敢或者不能认识到庄子和老子的理论体系是一致的。很多论文也是如此,拿老子和庄子比较,试图找出老子和庄子的理论上的异同来,如此作为,实际上已经在庄子的大门之外了。

我曾经说过,庄子之于道德经,就好比孟子之于论语,或者论语之于大学中庸。换言之,庄子和道德经理论本质是一致的,只不过所表达的文学手法是不一样的。就好比*帝内经也是易经的理论体系,但所研究的领域只是人体罢了。

第二点,要晓得庄子的中的儒家人物实际上只是庄子借用的人物名称,那些所谓的历史事件是不能当真的,顶多是半真半假,或者说都是庄子的手法,是寓言故事,庄子中儒家人物的言语根本不能引用,因为都是庄子自己说的,是庄子借用儒家的人物的嘴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古今注解,很多也是不晓得这个道理的,所以,难免所出版的著作,论文都是笑料的证据。研究一辈子,被后人称为笑料,也是很可悲的事情,害己不说,还影响了很多人认识真正的庄子,让庄子的真容难以显现,罪过更大。

更重要的是,要清楚庄子中的儒家人物有时是道家身份,有时是儒家身份,这点,一定不要被庄子忽悠,而且庄子多半是讽刺拿捏儒家的学说的。所以,我说,解庄,道儒不分,就基本已经垮掉了。

第三点,要站在庄子已经得道入道的这个基本出发点去读庄子。庄子不是和我们一样人,不是普通人,是和老子一样的人,是得道的人,甚至入圣的人。所以解读庄子不能以自己个体的有限的经验经历知识解读庄子,要以道解庄,实际上中国的典籍都是以道来解的,都是文以载道的。所以,读庄子也罢,道德经也罢,甚至儒家的典籍也罢,首要的是要清楚各家的理论体系和逻辑所在。

我之所以能通达无碍的阐释诸家典籍,就是得益于这一点,以道解经。

实际上中国真正的经典典籍都是圣人体道悟道证道之后所写的文字,绝非是个体经验的总结和积累,而是一种类似于先验的所在。所以这些典籍都是具有普遍的理论意义的,绝非是狭隘的,这和西方是完全不同的。我的这些论点,都必将被后人津津称道的。都是揭开诸家典籍的金钥匙。

清楚掌握了以上三点,解庄读庄基本就不会解歪了,读歪了,而且对于很多形形色色的解庄书籍也能清楚分辨哪些是在庄子精神世界的大门之外的,只是文字上的游戏。

实际上,后人欠中国的文化太多太多了,可悲的是毫不自知还沾沾自喜,很多东西,并不是认识多少字能解决的。

这,也算是我对庄子内七的解读的一个前言吧。或许有一天,很多人会认识到我解读的真正价值,虽不能洛阳纸贵,毕竟造纸厂太多了,但也是一票难求的。我的解读基本都在这里,若是有一天被删除了,很多人会疯掉的。

聊发三文,以飨这几天亏待的读者。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