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看白癜风哪里比较好 https://mjbk.familydoctor.com.cn/bjbdfyy_js/且有言于此,不知其与是类乎?其与是不类乎?类与不类,相与为类,则与彼无以异矣。虽然,请尝言之: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始也者;有有也者,有无也者,有未始有无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无也者。俄而有无矣,而未知有无之果孰有孰无也。今我则已有有谓矣,而未知吾所谓之其果有谓乎?其果无谓乎?
这一段话很拗口。很多人强行翻译。试图弄清在说啥。反而越说越糊涂,越翻译越云里雾里。
并且由此,庄子获得了辩论大师的称号。
辩论,有两种境界,一种如庄子。不需要拗口的口才,直到把人绕晕,只需要俩字,明道。以不变应万变。老子,孔子,都是这类的辩论大师。
一种如惠子,公孙龙之流的。纯粹依靠玩弄文字游戏,混淆概念的名实,是其所非,非其所是,指鹿为马,颠倒黑白信口雌黄。
这一点像极了当今的西方文明,以及那些全盘接受西方文明的中国人。网路上赐名叫公知。
并不是庄子显示自己的辩论天才,而是因为谬论,谬误太多了,他不得不一一的驳斥反驳。
这是因为庄子是清醒的,是敏锐的,是悲悯的,是明道的。
他只是想大家从局限的认识中解放出来,拥抱大道。
凡是明道的,都是辩论大师。他们善于以异察同,同中察异。因为他们心中以道作为标杆。无论对手怎么样辩论,弄些花花绕,在明道者的心中都一览无余。
我解读论语,也从孔子典雅从容的话语中感受到了这一点。
孔子是依于仁,行于仁。行的是中庸之道,所以也有以不变应万变的本领。
庄子的文章中多次用有这个字。其实就像我们现在常说的,有人说了,有些人,有些事等,也在使用着这个用法。
且有言于此。就是这个意思。有言不是说庄子把话放到这里,而应翻译成,而且有人这样说了。是在引用一些当时社会上比较有影响的观点,不指名道姓,只是以有人说了代表。比如我们说古人有言,俗语有言,谚语有言等。
不知其与是类乎。直译为不知道他们(代指有言的一类人)与这个是为一类吗?前面不是说有是非之辩吗,所以庄子反问了一句,意思是说不知道说这些话的人站在是这一边吗?换言之就是说,这些人是站在是的立场吗。还是这些人不站在是的一边呢?就好比现在的正方和反方。
所以可以翻译成不知道这些人与正方一类,还是这些人与正方不是一类。
不论与正方一类还是与正方不是一类,他们相互却都是一类。啥意思,庄子是在更大的概念上为他们归类,他们不是有两类人人吗,一类是正方也就是与是为类的人,一类是反方,也就是与是不类的人。但庄子之所以说相与为类,是指不管正方还是反方,他们都是人!嗯,异中察同啊。
则与彼无以异矣。所以正方和反方彼此之间并没有区别啊,并没有不同啊,都是人!
庄子的这种辩论方式叫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你们不是玩概念吗,好吧,我还有更高的概念等你们。反正就是要指出他们言论中的漏洞,他们的逻辑是不堪一击的,是一戳就破的。
你们有是非之辩,有正方反方,但是你们都是人,是同类!
其实,并非庄子善于辩论,而是他们的辩论在庄子的眼里实在太小儿科了,甚至不堪一驳。
重头戏来了!读庄子最令人头疼的事情也来了。越翻译越糊涂的事情也来了。其实,真的很简单,是我们搞复杂了,而且不明所以然所导致的。
虽然,请尝言之!直译,即使如此,请让我尝试着来说一说他们!
请大概是当时的礼貌用语。尝,尝试,试探的意思。这个之代表前面的其,也就是有言者于此的有言者!
需要明确的是,请尝言之后面的拗口的话,并不是庄子的大招,而是公孙龙,惠氏之流辩论所用的常见的花招,鬼蜮伎俩。很多人把后面的话归之于庄子所言,是严重的歪了。其实是庄子把他们辩论的花招列于下,所以庄子才说,虽然,请尝言之。
庄子虽然把正方反方归为一类人,某种意义上把他们驳倒了,但是还不严谨的,他们也不服气的,所以,再把他们的话列在后面,进行充分的驳斥。所以,虽然,请尝言之,是很幽默的话语。请,很礼貌的!
公孙龙惠子之流的常见的辩论花招是什么呢?那就是滥用逻辑!直到把人绕晕,其实他们自己说啥,恐怕自己都不知道!
我举个例子。比如有个人说,这是电脑。公孙龙惠子开始反驳了。这不是电脑。我说这不是电脑。我说我说这不是电脑,我说我说我说这不是电脑。。。。。。!直到你晕了,还洋洋得意的说,我就问你服不服!
可惜,他们遇到了庄子。庄子不吃这一套的。就好比公知忽悠人,开始很多人走进他们的陷阱了。但更多的明白人是不吃这一套的。
其实庄子列举的那些人的话毫无意义的。根本无需追究这些人在说啥,也无需进入他们的自以为是的逻辑陷阱,他们不嫌弃浪费脑细胞,不嫌弃废嘴皮子,静静的看着他们表演就是了
参考我举的例子,稍微明白这些话的逻辑由来就可以了,根本无需追究说得啥,看清他们的语句陷阱就是了。
俄而有无矣,而未知有无之果孰有孰无也。今我则已有有谓矣,而未知吾所谓之其果有谓乎?其果无谓乎?
这句话就是庄子自己说的了。作了一个总结。
俄而有无矣!我越琢磨这句话越有意思。我的翻译是这样的,废话说了那么一大堆,不还是说的有和无啊!
这个俄而,我没找到合适的意思,不是突然,也不是顷刻。
只是不知道到底是真有还是真无罢了。言外之意就是废话再多,也没搞清楚什么是有,什么是无。
如今我则早已经有说法了啊!只是不知道我的说法是不是真的说法罢了吧?还是果真没有说法呢?
庄子啥意思啊,装睡的人叫不醒,瞽者无以与乎文章之观,聋者无以与乎钟鼓之声。还沉浸在自己洋洋自得,自以为是的辩论中,太可怜了!
这就是庄子,怀着一颗悲悯之心,看似无情,犀利,清冷的话语背后,却有着悲天悯人的情怀。是棒喝!让人顿悟!
是菩萨心肠,霹雳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