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庄子真正的高人,善于静候天时,等待时运的 [复制链接]

1#

在《三国演义》中,水镜先生摆酒设宴招待刘备时,他们之间有一段精彩的对话。

水镜先生言:“年来这荆襄各郡之间,盛传着一首童谣,其末了两句是,

最终天命有所归,溪中蟠龙向天飞。刘将军不觉得此谣正应了刘将军檀溪跃马吗?”

刘备言:“先生啊,我兵微将寡,多少年来屡战屡败,我这等人真的能成大业吗?”

水镜先生言:“只待时运罢了,时不来,运亦不至,时来,则万事顺遂啊~”

01第一、真正的高人,善于静候天时

南怀瑾先生说过:“时运不来,贸然行事,必然会遭到别人的排挤与打压。”

就像刘备一样,在他的时运未到之时,虽怀有雄图大志,却也只能寄人篱下,看人眼色。

何也?唯时机未至,时运不助尔!

高手之所以为高手,就是因为他们善于等待天时。

一生奋斗的经历,让刘备领悟了天时的重要性,所以他才在去世的时候讲:“屈身守兮,以待天时。”

老子也讲过:“动善时。”

真正的高人,有大智慧的人,他们在行动的时候,是非常善于把握时机的,在恰当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才能做到出手必中。

曾仕强先生说过:“静候天时,那个时到了,你再去冲锋陷阵,时没有到,你就要休养生息,

一个聪明的人,一定要知道这个天时的重要性,时没有到,不要轻举妄动,浪费精力,折磨自己,你等到时到了才做就很轻松。”

02第二、在天时到来之前,要做好知识与能量的储备

蟠龙,是中国古代民间传说中,蛰伏在地而未升天之龙。只有等待时运的助力,才能溪中蟠龙向天飞,直冲云霄。

但是在它“飞龙在天”之前,也需要经历长时间“潜龙勿用”的积累与蛰伏,为自己积蓄势能,储备能量。

庄子《逍遥游》中提到:“适千里者,三月聚粮。”准备前往千里之外的人,需要至少提前三个月准备粮食。

一个人,但凡需要做成一点事情,都需要事先的筹划,各种条件的积累与准备,这里面既有物质层面的,也有精神层面的。

真正的高手,在天时没有到来之前,能学会韬光养晦,深根宁极,乐观生活,但是隐藏锋芒非是让,等待时机更高飞。

03第三、高手不但能等待天时,还能抓住天时

真正的高手,不但能看透天时,等待天时,还能够抓住天时,利用天时。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庄子《逍遥游》中所提到的鲲,它去往南冥,需要借助“六月的气息”。

如果他在其余的时间南飞,此时缺少了必要的助力,可能就会很不顺利,这就是能看透天时,并且等待天时的作用。

而等到六月来临的时候,鲲化为鹏,扶摇直上,厚积薄发,大显风采,这又是抓住天时,利用天时的典范。

庄子说:“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至矣。”

一个人,如果能看懂天时,领悟上天将要做的是什么,然后再以此为依凭,规划自己接下里的行动目标,进而顺应天时,

这样的人便是做到极致的人了,也可以称得上“得道之至人”,因为他在顺应自然规则办事。

顺应天地规则办事的人,便能得到天时的助力;

顺应自身运势运程办事的人,也能得到自身时运的助力。

人能做成事,离不开时运的助力。

你能看到多广的世界,你能具备多高的视野,你便能把握多深的规律,从而得到多大的助力。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