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幻电影《黑客帝国》中一名工程师,过着一般人的生活。直到有一天,一名神秘人物找上他,向他揭露了惊人的事实:他们所看到的世界都是虚幻的。人类其实全被禁锢在维持装置中,脑部接上线路连通到计算机,一辈子都在体验计算机模拟出来的感官经验。男主角所信以为真的外在世界根本不存在。
虚拟现实的科幻情节,现实中有可能吗?
这个世界真的存在吗?人的身体是真的存在吗?人有没有可能一个人所有的知觉经验都是虚假的?有没有可能这些都是人的幻觉?
这些问题乍听之下很荒谬,因为大部分的人大概都不会质疑这些事。但事实上,这些质疑并不是完全没有道理。上述这些提问都跟本文要介绍的哲学主题有关,也就是所谓怀疑论的哲学议题。
哲学里怀疑论究竟在怀疑什么?怀疑论的这个哲学问题为什么它对人生重要?
请各位想象以下的情况:你的大脑被放在桶状的维持装置中,上头连接管线,管线接通到一台超级计算机。这台计算机可以模拟各式各样的神经讯号,让你产生感官经验。于是,你以为你看见美丽的花朵、品尝美味的食物、抚摸可爱的狗、闻到花香、聆听动听的音乐,但其实你没有。你所有一切的感官经验都是虚假的,都不是由真实的事物引发的;换句话说,你所感知到的一切都不是真的,你所经验到的外在世界根本不存在,包括你的身体。你其实只是一个桶中脑,但你自己不知道。
如果一个人在观赏这些电影时十分投入,可能就说明了桶中脑的想象并非荒诞不羁,也就是说,这样的状况理论上的确有可能发生。如果我们承认这种可能性,亦即接受我们有可能是桶中脑,如此一来等于是承认了我们无法确实知道任何关于外在世界的知识。这种怀疑态度在哲学上称为外在世界怀疑论,常常简称怀疑论。
早在16世纪,笛卡儿就预知《黑客帝国》情节
关于桶中脑的思想实验。可追溯回法国哲学家笛卡儿。笛卡儿曾经提过两个著名的怀疑论论证,来质疑我们是否能够获得任何确定的知识。第一个论证称为梦论证。考虑作梦的情境。除非是清醒梦,我们并不会知道自己正在作梦,我们会以为自己正在发生的一切都是真的。既然是这样,我们如何确定自己现在不是在梦中?如果这个可能性是存在的,我们根本不能确定自己拥有对外在世界的知识。
在很多作品里面常会出现类似梦论证的桥段。故事叙述主角历经冒险之后,结尾突然情节一转,主角醒了过来,原来前面发生的事都是在做梦,都不是真的。如果这样的故事是合理的,那说明了梦论证所抱持的怀疑态度全无道理。
笛卡儿的第二个怀疑论论证叫做恶魔论证。他要我们想象有一个法力强大的恶魔,能够制造各种幻觉来欺骗我们;我们所有的感官经验都是他制造出来的,包括让我们以为自己有身体。如果我们接受这样的恶魔是有可能存在的,我们一样不能说自己拥有确定的知识,因为我们可能正被恶魔所欺骗。这个论证的理路与梦论证是相同的。不过要澄清的是,笛卡儿提出怀疑论,并不是要说这种想法是正确的。他相信的是人可以获得可靠的知识,但为了说明这点,他必须先证明怀疑论是错的。
西方有笛卡儿,中国也有庄周梦蝶
怀疑论的想法,在中国哲学也可以找到。我们所熟悉的庄周梦蝶,一般被认为是表达了怀疑论的思想。庄子梦见自己变成蝴蝶,怡然自得地飞来飞去;当他醒来之后,才发现原来是一场梦。但方才真实的感受,不免让他怀疑,既然在梦中无法分辨虚实,会不会此刻自己才是在梦境中呢?那么,到底是庄子梦见了蝴蝶,还是蝴蝶梦见了庄子?
怀疑论的思想产生了一些延伸的哲学议题。让我们回到桶中脑。如果你在虚拟现实中谈了一场恋爱,这样的恋爱经验是有价值的吗?在真正的世界中,我们通常会认为这样的经验是可贵的、有价值的。但如果是虚假的经验,我们还会坚持同样的判断吗?先前提到的电影《异次元黑客》中有一段发人深省的对白,在虚拟的城市中,一名男性角色对另一名女性角色说:「你怎么可能爱上我?我根本不是真的。你不能爱上一场梦。」这段话告诉我们,在虚拟现实中,无论我们拥有多么深刻或精彩的体验,不免还是要问,这些体验是否真的有价值呢?
哲学讨论怀疑论,跟我人生有什么关系?
有些人可能会怀疑,怀疑论的哲学议题是否真的有讨论上的价值。抛开纯粹哲学上的智性满足感不谈,思索怀疑论对人生有什么帮助?事实上,如果我们无法反驳怀疑论,亦即,没有好的理由去说明怀疑论是有问题的,那么我们便必须接受自己活在一个不确定性之中。
我们的过去可能是假的,未来也无法确定是真的,在这样的处境里面,因为缺乏确定性,所有对过往的眷恋以及对未来的憧憬,都变得没有太大意义。如果我有可能是桶中脑,我为什么还要这么努力地在虚拟现实中活着呢?我的一切努力与寄托都失去了基础。只要怀疑论存在,我们便难以拥有踏实的人生。因此,认为怀疑论是「想太多」的人恐怕是想太少。
我思故我在,跟上帝有什么关系?
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反驳怀疑论呢?前面有提到笛卡儿是为了驳倒怀疑论才提出怀疑论,因为他的最终目的,是希望证明人可以拥有可靠的知识。笛卡儿认为,不管是梦论证还是恶魔论证都预设了一件事:一定存在一个被欺骗的对象,亦即产生幻觉的主体,这个主体的存在是不容置疑的,否则这些论证便没有意义。
笛卡儿的名言「我思,故我在」便是这个意思。无论怀疑论的论证多么强大,我们至少可以确定人是会思考的主体,并且有思想内容或观念,下一步便是证明这些观念确实反应了外在世界。
笛卡儿如何证明这点呢?他认为是上帝使这件事成为可能。不过如此一来,笛卡儿便必须证明上帝存在。笛卡儿的确另外提出了上帝存在的论证,但这也使得他对怀疑论的反驳,立基在上帝的存在上。一旦后者被反驳,前者也就失去了基础。
一个困难的选择
对于桶中脑这类怀疑论最著名的反驳来自美国哲学家帕特南。帕特南认为,桶中脑不可能思考自己是桶中脑。这是因为,桶中脑所使用的语言,并无法指涉到外在世界,而是指涉到计算机指令。
例如,对桶中脑而言,「桶」或「脑」根本不是指涉到真正的桶跟脑,如此一来,说桶中脑可以思考自己是桶中脑就毫无意义。这里的关键在于,语言的指涉必须要有因果联结,如果一名幼童的涂鸦恰巧看起来像是某个物理学公式,我们不会说这名幼童写出该公式,这样的指涉是不成立的。虽然帕特南的论证乍听之下很有道理,但还是不少哲学家认为有问题。这就留给听众朋友自行动动脑了。
这也正是一个哲学议题,试想,如果有一台虚拟现实的机器可以制造任何人们所想要的感官经验,并且你在使用机器时不会知道自己在机器里面,你会愿意进入这机器度过一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