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读庄子觉得繁琐难懂人间逍遥游用9个表 [复制链接]

1#

我上学的时候学庄子,除了记住一只叫鲲鹏的生物外,多余的东西就再也记不住了。还好最近读书读到《人间逍遥游》,让我在半个小时内就能恶补庄学。

《人间逍遥游》虽说有页,但如果你想在半个小时内快速读完它,只需翻开书中的9个表格看一眼就足够掌握其中精髓与要点了。

不是我吹,而是这本书的作者陈可抒太牛批了。陈可抒,北大毕业的古典文学学者,总结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杠杠的,让我这个文化弱者能瞬间秒懂庄学,简直是不可思议。

下面我就给大家具体介绍下这9张表,相信看完后你也会同我一样,立刻读懂这本书,并深刻地了解庄子。

相对于文字来说,表格的优势就是更加清晰、简洁地向我们展示一个内容的要点。陈可抒老师可能是怕我们这些没上过北大的学渣看不懂,所以他用了一种极其简易的方式,来讲一个大文化。

第一张表

首先,庄学主要就是指《庄子》这个作品。《庄子》呢,又分为3大部分——庄学之体、庄学之用、庄学之辩。

在体、用、辩三个结构中,体最重要。

体,即本体,是立论,是庄学的根本。

体、用、辩,对应着《庄子》的《内篇》、《外篇》、《杂篇》。

《庄子·内篇》是其中翘楚,它又可继续按“体、用、辩”分层。比如,内篇之体,是以《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三篇构成。而这三篇,继续按“体、用、辩”分层,游客用故事、寓言;立论与寓言的方式呈现。

通过这张表,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庄子》的嵌套结构,体会体中有用,用、辩化体的神奇。

简单来说,一本书对我们最有用的,其实是应用部分。不然,看过则忘,毫无意义。《人间逍遥游》是本逻辑类的示例书,它有太多的应用案例让我们学会实操,让我们能够通过作者叙述的清晰的脉络掌握精髓。

以后学习其他知识,也可以沿用这个方法——像北大教授学习,先列个表。

列表的结构,就按总分的方式来,形式类似于思维导图。

第二张表

以《庄子·内篇》为例,作者告诉我们,这本书其实不仅具有总分的关系,还具备承上启下的过度关系。

陈可抒在书里设计了一系列闭环操作。它让每个结束的篇章末尾,都与的开头相连,最后一章的结尾又与首篇相呼应。

这种写书的模式,是每个写作人必备技巧,大家一定要跟着学起来哦。这一招首尾呼应,其实是让我们更具备逻辑地去思考知识,串联知识。当你这么去记忆知识的时候,就会发出“矮油,不错哦”的感慨了。

第三张表——第九张表

我觉得这些表就像个说明书一样,能化腐朽为神器。

一个篇名对应一个简短的释义,陈老师怕你不懂,直接告诉你篇中论点,甚至还为你提炼出了里面的诀窍。接着,他还为你提供了详细的说明事项。妈呀,简直太贴心了有木有?

之所以我说半个小时内看完一本书,就是陈老师把书提炼得既精准又简单。

看图总比看字容易。

这本文学书,被陈老师写成了数学EXCEL表。相信陈老师做EXCEL表肯定也是一把好手。

总结来看,这些表的共同特征是,具备统一的非常缜密的逻辑性。

而逻辑性,是陈老师在《人间逍遥游》里传递的主要基调。

逻辑,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中国人是讲究思辨的,而逻辑正是思辨的基础。

《庄子》,是一本逻辑严谨的文化宝典。读懂了陈老师创作的表,读懂了陈老师为我们提炼出的精华,你就会对《庄子》的思辨体味非常。

当然,除了思辨与逻辑的美,《人间逍遥游》讲述的寓言故事,人生启迪,文学底蕴等都是一等一好货,等待你前去挖掘哦。

人间逍遥游(文辞为枝叶,逻辑是根本,用逻辑思辨轻松解锁传统文化,一本不可不读的庄学入门书)京东好评率%无理由退换¥21.8购买

点击上方链接即可阅读。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