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稷下道家与庄子阐发道的形上意义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怎么治疗 http://www.bdfyy999.com

老子开创的道家学派,它向着三个不同的方向发展:一派以稷下道家为代表,另一派以庄子为代表,再一派发展为黄老之学。

这三派都对《老子》所提出的“道”进行了继承,并作了各自不同的新的阐发,从而推进了道家学派在战国时期的发展。稷下道家和庄子对于“道”的形上意义都作了着重阐发,但是这两者在致思趋向上并不相同,从而形成了战国时期道家学派中阐发“道”的形上意义的两大路向。

在介绍庄子的哲学思想之前,我们先来介绍稷下道家对于“道”的形上意义的阐发。稷下道家是指齐国“稷下学宫”中的一批道家学者。他们的著作保存在《管子》书中,其中的《心术上》《心术下》《白心》《内业》四篇是稷下道家的著作,集中体现了稷下道家的哲学思想。稷下道家的本体论思想通过“道”“德”“精气”这三个范畴来说明。

他们认为“道”是“万物”的本源,在宇宙万物、人类生活中普遍存在。他们还指出,“道”是通过“德”来存在、来发挥作用的。“德”是指具体事物的属性,规定了具体事物的存在。稷下道家就明确地把“道”规定为物质性的“精气”。他们认为“万物”实际上是由“精气”来构成的,人的精神、人的心智也是由“精气”构成的。

在认识论上,稷下道家批判地继承了老子的“静观”“玄览”的认识论思想,把老子的直觉认识论改造为客观反映论,因而提出了“静因之道”的认识论原则。他们认为,了解和把握“道”的人就是“有道之君子”,平日自处若无智虑,而接触事物自然而然,这就是“静因之道”。

这些就是稷下道家的哲学思想。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