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传统思想道家 [复制链接]

1#

道家以“道”为核心,认为大道无为、主张道法自然,提出道生法、以雌守雄、刚柔并济等政治、经济、治国、军事策略,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1.老子

人物简介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dān),一字伯阳,或曰谥伯阳,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人,春秋末期人,道家学派创始人,与庄子并称“老庄”,存世著作有《道德经》(又称《老子》)。

主要观点

思想核心是朴素的辩证法,第一个提出把“道”作为哲学的最高范畴。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权术上,讲究物极必反之理。修身方面,老子是道家性命双修的始祖,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

2.庄子

人物简介

庄子,姓庄,名周,宋国蒙人,战国中期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代表作品为《庄子》,亦称《南华经》,其中的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庄子》被人称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主要观点

主要思想是“天道无为”,提出了“逍遥”的人生态度。

3.道家经典

《道德经》

句式整齐,以韵文为主,韵散结合,富有音韵之美。

《道德经》经典节选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出自《道德经》,意思是天下的万物产生于看得见的有形质,有形质又产生于不可见的无形质。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出自《道德经》,意思是祸是造成福的前提,而福又含有祸的因素。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出自《道德经》,意思是人是效法于地的,地是效法于天的,天是效法于道的,而道则纯任自然。

《庄子》

1.《庄子》又名《南华经》,说理论证,文笔纵横恣肆,想象丰富奇特,大量运用寓言,对后世的浪漫主义有很大的影响。

2.《庄子》经典节选

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

出自《庄子·逍遥游》,意思是独自和天地、精神相往来。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出自《庄子·齐物论》,意思是宇宙天地和万物与我混然同为一体。

鹏程万里

出自《庄子·逍遥游》,意思是相传鹏鸟能飞万里路程,比喻前程远大。

庖丁解牛

出自《庄子·养生主》,意思是庖丁解刨了全牛。比喻经过反复实践,掌握了事物的客观规律,做事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庄生梦蝶

出自《庄子·齐物论》,庄子通过对梦中变化为蝴蝶和梦醒后蝴蝶复化为己的事情的描述与探讨,提出了人不可能确切地区分真实与虚幻和生死物化的观点。

庄周梦蝶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