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黄帝内经黄帝外经揭开宇宙能量密 [复制链接]

1#

以下节选自《宇宙编年史——真理之书》(作者贤济华)、以及《再读黄帝内经》(作者刘丰润)。

《黄帝内经》和《黄帝外经》的来源是什么?

在遥远的古东方,曾经有那么一位大能者,人们多尊称他为“黄帝”。他作为修真者联盟派驻地球代表之一,为弘扬科学真理大道,特将此方天地玄机以书籍形式流传于世,以待有缘者。这两本有关宇宙能量学的经典巨著便为:《黄帝内经》和《黄帝外经》。此书籍名为言医,救死扶伤;实则暗含生命能量,羽化成仙。该书传的是生命在内的宇宙科学真理大道,医的是宇宙在内的万事万物。

古藉中对《内经》、《外经》如何记载?

有史记载,早期医学家为阐述医理,共作《内经》《外经》两部著作,同属于“医经七家”。《古代医籍考》指出,黄帝内、外经“犹《易》内外卦,《春秋》内外传,《庄子》内外篇及《韩非子》内外诸说”,有内无外,即非全书。

《内经》、《外经》是如何遥相呼应的?

《内经》开篇《素问·上古天真论》中便分别论述了上古真人、中古至人、圣人、贤人四类拥有不同生命境界的人。其真人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长生久视;中古至人者,则游行天地之间,视听八远之外,具有超越常人的视、听觉等生理机能。《素问·移精变气论》:“余闻古之治病,唯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已”,指出古时这些人的治病方法多是采用简单高效的“移精变气”。

而此正与《外经》“祝由篇”和“长生卷”两部分内容遥相呼应,起着承前启后的铺垫作用,二经为“体”为“用”,互为姊妹篇。而二书内容的最主要承接部分便是经脉。反观现存《内经》,对摄生及疗疾方法,却鲜有论述,实非弃而不用,亡佚而已。因此,要想真正读懂内外二经,就必须回归时代背景,体用互推。

《内经》中有哪些内容论述缺失?

《内经》众篇章均表达出古人对经脉的尊崇之意,发现并确立了奇经八脉在经脉建立中的特殊地位。但通观全书对经脉循环建立方法的论述却少之又少,经脉更多转为体表筋膜循经感传线和解剖血管,而本应专门论述经络运行规律和治病方法的《灵枢》,更多地偏向于对针刺体表筋膜、血管治疗机制和方法的论述,着实无法体现出经脉的神奇之处。由此可知,围绕经脉而展开的人体生理病理基础理论论述才为《内经》“体”的根本,并为《外经》中的经脉和生命现象提供医理支撑。很显然,当下《内经》传本在这一方面显然是无法满足的。

《外经》到底写了什么?

相传《外经》分“祝由篇”和“长生卷”,共三十七篇。《祝由篇》讲的是“移精变气”的经脉疗疾方法;《长生卷》则包含“导引按跷”的经脉建立方法和人体经脉建立后新的生命形态和生理功能现象。由此可知,明·陈士铎所传的《外经微言》,并非《外经》。

《内经》讲经脉脏腑、阴阳五行、脏象学说等治病医理;《外经》则为“移精变气”的经脉疗疾延年摄生之术。故以《内经》为本,治病救人,服务大众;以《外经》为用,开启新的养生大门。

《内经》和《外经》的理论核心是什么?

宇宙物种能级越高,则空间维度越高,相对时间流逝越慢,相对寿命将明显延长。因此,东方能量医学中,提升生命能量等级便可解决一切疾病、衰老和死亡问题,从而真正实现延年益寿、返老还童和长生不死的终极梦想。低能生物晋升高能后,经脉饱满通畅,百病皆消,物种生命的能量感知和控制范围将获得无限提升,从而拥有诸多超能力,也即神通。高维生物可随意穿梭低维时空,从而进入低维世界任一时间或空间节点。

从能量的角度,《内经》和《外经》的内容有何不同?

宇宙是一个精微体,物种生命亦是如此。每一个精微体都是由生命维洞、经脉和松果体组成的。《内经》以此三者为主,讲解宇宙和生命结构、功效和运行规律等真理大道;《外经》则论证能量与空间和时间三者辩证关系,以能量密码为主,涵盖生命能量的提升法门。

如何从多维时空的角度看待《内经》和《外经》?

《内经》中,以宇宙和生命精微体为主,主要论证维洞、能脉和灵度空间与相应的物种生命维洞、经脉和松果体等的生理机制和功效作用。其内涵宇宙和多维生命起始和运行之道,能量吸斥,“炁机升降”。其中,生命部分则重在论证宇宙各维度空间生物提升生命能级和轮回生死方面的生理基础和功效作用。生命维洞为人体沟通宇宙各维空间的能量通道所在,有序聚合能量,便可为启动更高维的生命维洞打下良好基础。经脉为生命各维度空间彼此能量交互通道,共同维系着生命的整体平衡。生命自身能级的提升还将有助于获得般若智慧,得道证空。签订善契约,消业积福,精神内守,不妄动念,便可减少造业。

《外经》中,以宇宙多维空间和多维生物为重点,主要论证了低维生物晋升高维,开启神通的法门。内经为体,外经为用。内经开启宇宙万物之道;外经追求永生,指明低维生物飞升高维之路。

参考书目:

《再读黄帝内经》,刘丰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宇宙编年史——真理之书》,作者贤济华,城邦出版社。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