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他们怀揣好意送出,别人收到的却是苦水 [复制链接]

1#

《庄子》里讲道,一个名叫混沌的人,没有普通人的七窍(两目、两耳、两鼻孔、口)。倏和忽两人受过混沌的恩惠,一直想回报混沌。两人觉得人要有七窍才活得好,混沌没有七窍是痛苦的,于是就给混沌凿了七窍。混沌因此死去。

如果以为庄子太夸张,讲的只是寓言,在生活中并不存在,那你就主观了。

网上看到A女士在吐槽:她的闺蜜是做导游的,有一次带团去巴黎。A女士就请闺蜜帮买几瓶某牌子香水,还明确了香型和规格是多少毫升。结果闺蜜带回的香水牌子、香型都对,就是毫升比她要的多了一半多。闺蜜解释说,当时看到这个规格与A女士要的规格价钱只差一丁点,觉得买规格大的更划算。

你乍听,可能觉得闺蜜替A女士着想的做法没错,包括我开始也这么认为。

然而A女士仍然怪闺蜜自作主张买得不好。她说,她平常香水用量少,她要的小规格正是根据自己用量来决定的。这样能使香水在用完前仍保持较佳的状态。另外,她平常出门的小包里,有一个地方放小规格的香水刚刚好,现在闺蜜带来的香水规格大了,在小包里不好放。

闺蜜带来美好的愿望,A女士收到的却不美好。

A女士吐槽的似乎是小问题。不过这里的关键不在于问题的大小,而是闺蜜为他人好而擅自替别人做决定的思维模式——用自以为美好的主观判断去代替他人的想法,其带来的后果虽然有大有小,错误的性质却是一样的,就如“五十步笑一百步”,不在于50与差一倍,而在于性质相同。

后果小的像A女士的香水,这一种很常见。像日常生活中,母亲常常用自己的良好愿望擅自替子女买这买那,做这做那。后果中等的,如一女子擅自替母亲整理乱七八糟的房间,替换掉许多旧物品,把母亲藏钱的旧席梦思也给扔了。后果大的,则可以大到“吾之蜜糖,彼之砒霜”。《庄子》里的倏和忽两人怀揣着美好的愿望给混沌凿七窍,就是极端后果。现实中如年,北京大学的高才生吴谢宇杀死母亲。据吴谢宇交代,父亲去世后母亲很痛苦,他自己一度也因为压力想自杀,又担心母亲承受不了会很痛苦,就想“帮妈妈解脱”。年,四川一名84岁的老人,也认为妻子活得很辛苦,想杀了她帮她解脱——这类案件我在网上就见过几起。

人有“自恋”心理,经常会认为自己是善良的、正确的。当一个人对一件事遇到自我感觉判断良好时,就容易擅自替别人做决定。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