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诸子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初的士阶层的群体代表,传承与发展了西周的思想文化,铸就了春秋战国的文化高峰,令后来者难以企及。
除兵家之外的其他诸子论兵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对战争基本持否定态度,儒家、道家、墨家就是此类。儒家从仁义,角度抨击战争;道家从遵循自然和心性修养的角度否定战争;墨家从兼爱思想出发,主张非战。
但即使同一学派,诸子思想也不尽相同。虽然儒家否定战争,但荀子对战争能持理性态度,认为战争是实现王霸的重要手段,既不能穷兵黩武,也不能偃旗息鼓,而是顺应时代要求,肯定战争在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道家中的老子和庄子在兵论_上也有差异。
老子虽然否定战争,但是又有对战略战术的辩证思考,堪称诸子论兵之精髓。庄子对战争论述不多,但是观点很鲜明,就是否定一切战争。老子从天道自然的角度否定战争,庄子从心性修养的角度否定战争,一个由外,一个向内,方位不同,路途各异,但观点一致。
另一类是对战争基本持肯定态度,否定非正义战争,肯定正义战争,法家与杂家就属于这一类。与儒家、道家、墨家不同,法家与杂家不是一味地谴责战争的残酷和反人类的一面,而是理性地辩证地看待战争,主张富国强兵,王霸天下。这与法家、杂家的学派特点有很大关系。
法家与杂家都是比较重视功利的学派,是解决社会问题、政治问题、军事问题的比较切实的学派,勇于面对现实,更多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