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原文
肩吾问于连叔曰:“吾闻言于接舆,大而无当,往而不返。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大有径庭,不近人情焉。”
连叔曰:“其言谓何哉?”
“曰:‘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吾以是狂而不信也。”
连叔曰:“然。瞽者无以与乎文章之观,聋者无以与乎钟鼓之一声。岂唯形骸有聋盲哉?夫知亦有之。是其言也,犹时汝也。之人也,之德也,将旁薄万物以为一。世祈乎乱,孰弊弊焉以天下为事?之人也,物莫之伤,大浸稽天而不溺,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热。是其尘垢秕糠,将犹陶铸尧舜者也。孰肯纷纷然以物为事?”
二、释义
肩吾问连叔:“我听了楚国的狂人接舆的言论,觉得大而无当,往而不返。我惊怖于接舆的言论,犹如银河没有极限;大相径庭,不近人情。”
连叔问:“他的话怎么说?”
他说:‘远离姑射国的海岛,有神人居住,肌肤洁白如冰雪,风姿绰约如处一女;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着云气,驾着飞龙,游于四海之外。神人心神凝定无为,就能使万物不受灾害而五谷丰登。’我以为这是疯话而不敢相信。”
连叔说:“确实如此。盲人无法与之同看美观的花纹,聋子无法与之同听钟鼓的乐音。世上又何止那些身体有聋盲的?心智也有聋盲。这句话,正好适用于此时的你。那样的神人,那样的至德,将混同万物使成一体。世人祈求神人整治乱世,神人谁肯鄙陋地把整治天下视为要事?那样的神人,万物不能伤害他,洪水滔天也淹不死,大旱金石熔解、土焦山焚也热不死。神人的尘垢秕糠,就将足以范铸尧舜。神人谁肯纷纷扰扰把整治外物视为要事?”
解读
李白诗《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中第一句话“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说的就是肩吾提到的接舆。传说他是楚国有名的狂放不羁的名士,孔子周游列国,寻找施展自己抱负的机会。接舆到了他的住处,就唱歌取笑他不识时务,让他赶紧走。
“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这句名言就是接舆提醒孔子,在这礼乐崩坏的时代,老兄你所坚持的周礼那套东西早就不适用了。孔子那个时候还没有后世层层加持的光环,很多同时代的人见了他都很不客气。
肩吾和连叔不知道是什么人,也许是庄子编出来的,也许是他的朋友。不过连叔说的没错,这个世界上眼盲耳聋的人固然可怜,但是那些心智盲聋的更加可怜。只看自己想看的,只听自己想听的,偏执狭隘,坐井观天。
而接舆说说的神人,大概就是那种达到佛教、道家所说的无我或者破我执状态的佛或者圣人,能够与世界整体共鸣,不受任何思想的束缚,不固守过去的经验和理论。《道德经》中说,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时变事变心亦变,万变不离其宗。
就好比一个企业,当消费者的需求变化时,也要紧跟着变化,否则强如诺基亚、佳能这样的大企业,也被苹果打的落花流水找不着北。而苹果是否又能跟得上客户的变化呢?
从婴儿到成人,是人变化最快的阶段。而父母如果不随着孩子的变化调整教育对待孩子的方式方法,也和眼盲耳聋的人没什么区别了。
#中国式的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