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宋国蒙人。他是东周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大家知道但凡称之为哲学家总是有自己处事理论,庄子也不例外。庄子的想象力极为丰富,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如果你不快乐,可以读读庄子的处事哲学。作为一个有一生追求自由与快乐的人,他对生活的一些态度多有借鉴之处。第一:庄子认为人生应该追求自由。庄子学问非常渊博,去过很多国家,对当时春秋战国的各学派都有研究。楚威王听说他的才学很高,派使者带着厚礼,请他帮忙治理国家。庄子笑着对楚国的使者说:“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可你就没有看见祭祀用的牛吗?喂养它好几年,然后给它披上有花纹的锦绣,牵到祭祀祖先的太庙去充当祭品。到了这个时候,它就想当个小猪,免受宰割,也办不到了。你赶快给我走开,不要侮辱我。我宁愿象乌龟一样在泥塘自寻快乐,也不受一国君的约束,我一辈子不做官,让我永远自由快乐。”第二:庄子认为人活在世上须旷达处之泰然。庄子晚年时妻子去世了,他的好朋友惠施闻讯,前去吊唁。庄子家住的地方比较简陋马车进不去。惠施自己下车往里走。庄子的长子跪在门外迎接吊客,口称:“俺娘给伯父道谢了。”惠施扶起孝子,说了两句按照礼仪应说的话,然后一脸严肃地进了大门,步入灵堂。谁知进入以后看到的场景让自己大吃一惊。庄子坐守棺旁,两腿八字张开很不雅观,手拍瓦盆伴奏脸上有笑放声歌唱。惠施说:“伉俪多年,同床共枕,她为你养儿成人,自己送走青春,老了去世了。你看得淡,不哭也行,可你,唉,竟然敲盆唱歌。你不感到做得太过分了吗?”庄子说:“你说错了。我也是人怎么可能不悲伤。但我不能一味的受感情支配,还得冷静地想想呀。我想起从前,那时她未生,不成其为生命。更早些呢,不但不成其为生命,连胚胎也未成。更早些呢,不但未成胚胎,连魂气也没有。后来恍恍惚惚之际,阴阳二气交配,变成一缕魂气。再后来呢,魂气变成一块魄体,于是有了胚胎。再后来呢,胚胎变成幼婴,她生下来,成为独立生命。生命经历了种种苦难,又变成死亡。回顾她的一生,我联想到春夏秋冬时序的演变,多么相似哦。现在她即将从我家小屋迁往天地大屋,坦然安卧。我不唱欢送,倒去嗷嗷哭送,那就太不懂得生命原理了。这样一想,我便节哀,敲盆唱起歌来。”第三:庄子的游世思想,游世思想的内涵相当复杂。庄子一方面是以故意的玩世不恭态度,继承了隐者传统的心情灰暗的主题叙述,就是以轻视现实和躲避矛盾,来保护一种弱意义的生存欲求。可是另一方面,庄子又认为在这样黑暗的存在背景中,隐者传统意义的个人出路是根本不可能的。所以,庄子干脆把一种故意不肯负责任的游戏态度贯彻到底,不仅游戏地对待现实世界,而且游戏地对待个人生死,游戏地对待人生一切可能的期待,传统隐者始终小心翼翼保护着的软弱的个人生存渴望被庄子戏谑地扔进黑暗的游戏世界之中。因此,在庄子游世思想中实际上隐含着一个新的主题,这就是以带有自嘲意味的自我放逐心情,来与一个黑暗的世界对抗。读完庄子的处事哲学,你是否明白了些什么呢?欢迎大家留言发表自己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