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道,佛,儒三教之论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个医院安全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250516/c5vhwtx.html

道家天人合一,体悟天心,顺天者行,逆天者劳。

道家以老子,庄子为代表,崇尚自然,主张清静无为,反对争斗。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是道家的中心思想。道家的“道”生万物,又隐藏在物中,意味着事物规律最终都指向最初的那个“道”,除此之外,道家的“德”也不是很多人误以为的品德,而是你认识、思考世界时,对世界的看法、修行的道路以及你为人处世的方式习惯。

两仪生八卦。阴阳为核心

佛家因果循环,今日因,明日果,种善因得善果,肉身是一个臭皮囊,寻求灵魂的超脱。

佛教教义有四谛、缘起、五蕴以及无常、无我等。公历纪元前后,大乘佛教兴起,陆续出现一批阐发大乘思想的经典,在理论上发挥了空、中道、实相、六度的学说,对教义有所发展。其中主要的有无住涅槃、缘起性空和唯识说。

佛家最求因果论,遵循佛教思想的人相信完事有因果,有应必有果,而行为处事上最求万物皆空,对所有的一切都视为空,即涅槃,通俗说法就是不畏惧死亡,相信有转世来生。

善恶有报,因果循环。

儒家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以仁为核心,主张是以人为核心、为政以德、克己复礼、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民贵君轻。

孔子儒家思想:在政治上提倡“为政以德”,把“德”、“礼”作为首要的统治手段,要求以德治民,爱惜民力,反对苛政和刑杀;主张“克己复礼”,维护周礼是孔子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的教育原则,教学上实施“因材施教”;学习方法上主张“学思结合”。作为教育界的祖师爷,孔子的思想在诸国争霸和社会变革的时代并未受到太多重视。孔子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也就是做国家管理者最高的道德就是爱每个人,现在称为博爱。由仁则生义,也就是社会关系的基本规则。由义生礼,也就是国家制度、官吏行为规范。这是自黄帝以来华夏民族的核心思想。但当时春秋时期,国家制度崩溃,诸侯国各自为政不服政府,并放弃仁,追求武力和利益。

孟子儒家思想:孟子在人性方面,主张性善论。在社会政治观点方面,他站在新兴地主阶级立场出发,但也强调小农阶级利益。主张实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政在得民”的思想,同时又宣扬“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他这种温和的政治主张,可惜不能适应当时结束割据、实现统一的需要。

荀子儒家思想:荀子继承了孔子的“礼”。荀子提倡性恶论,常被与孟子的性善论比较。与孔、孟相比,荀子的思想则具有更多的现实主义倾向,重外王的实现。他在重视礼义道德教育的同时,也强调了政法制度的惩罚作用。

荀子在政治思想上主张“礼法并施”的观点,自然观方面提出“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观点,是当时生产力进步的反映,具有唯物主义思想。

孔孟之道,在与仁之一字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