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所说的“成功”一词,是指狭义上的成功,即成功的事业(钱)和美满的爱情(女人)。对于广义上的成功,那玩意儿太虚,恐怕也不是年轻人所追求的。言归正传,“孔孟老庄”即是我国古代的四位大贤:孔子、孟子、老子、庄子,前两位是儒学代表人物,后两位是道学代表人物。这一节,大家是很熟悉的,兹不赘述。为什么不推荐年轻人读“孔孟老庄”呢?
孔子问道
先从道家谈起,道家的核心思想是“无为而治”“天人合一”“上善若水”。简单地说,就是主张“出世”。年轻人追求进步,需要物质的支撑,需要欲望的推动。如道家这般清心寡欲,成功的动力又何在呢?老庄之道实在与年轻人格格不入。再者,老庄之道经过许多别有用心者的误解,如今似乎已经与“养生”一词画上了等号,逐渐被边缘化了!
老子
其次,再说儒家。儒家主张“入世”,有“修齐治平”之说。“治平”我们先不谈,“修齐”之道听上去似乎与个人成功很有干系。实则不然,儒家主张的“修齐”之道标准太高,这要求是针对圣人的,普通人能达到圣人的境界吗?普通人需要达到圣人的境界吗?
孔子
还有一点,也就是儒家学说的受众,即儒学是写给谁看的?不是写给平民看的,是专门针对统治者以及执政者的,是对管理者的要求。借用一句很有名的话,“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管理者已经有了经济基础,可以通过儒学去思考如何构建上层建筑。而年轻人正是处于需要经济基础却没有经济基础的时期,你如何去考虑上层建筑的事情。由此观之,儒学是容易使年轻人误入歧途的。
在新文化运动时期,常听到青年人有这样的口号:打倒孔家店,迎接德先生,迎接塞先生!年轻人对儒学无实用性的成见实在可见一斑了。当然,如果你是富二代、官二代,又另当别论了。
新文化运动
其实,话说回来,最初的道家思想也是针对执政者的。只不过道家思想放在乱世,实在很难被采用。如“治大国若烹小鲜”者,若放在和平年代,就有点像市场经济中那双“无形的手”。再如,“天人合一”思想之于当今生态环境保护,很有意思!
那么,儒学和道学是不是就不能读了?当然不是。这二者可是我们的国粹,有它们的厉害之处,不过要分时期去读:儒学适合中年时期读,它可以帮助你取得更大的成功;道学适合老年时期读,它可以帮助你看透成功。如果到了晚年,那得读点佛学了!
那你会想,青少年这阶段不就空缺了吗?谁来管?很简单,就是科学!年轻人应该多用逻辑去思考问题,尤其是中国的年轻人(网络上那些所谓的成功学大师实在可怕,我看他们对年轻人的毒害,比孔孟老庄之道更甚)。
为中华之复兴而读书,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