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长知识何为真人道教的四大真人分别是谁 [复制链接]

1#

影视作品里经常会出现道士的角色,他们身着青色道袍,脚踏十方鞋,手持拂尘,一副仙风道骨的模样。在影视剧中,武当派一代宗师张三丰被人称为“张真人”,全真派掌门人王重阳也被称为“重阳真人”。那么何为“真人”?道教的四大真人分别是谁?

“真人”是道教对那些修为很高的道士的一种称谓。庄子的《南华真经》记载:“何谓真人?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谟士。若然者,过而弗悔,当而不自得也。若然者,登高不栗,入水不濡,入火不热,是知之能登假于道者也若此。”始祖黄帝与岐伯对论的《黄帝内经》中,也有对“真人”的记载:“黄帝曰: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

道教认为“真人”是需要有很高的境界的,可以洞悉世界的本源,能达到道家所说的天人合一境界。除此以外,道教还有“天师”的称谓,天师是合乎天然之道的老师的意思。像上古时期黄帝称他老师岐伯为“天师”,道教创始人张道陵祖师也被称为天师。道教尊奉通玄真人、冲虚真人、南华真人、洞灵真人为四大真人。

01通玄真人

通玄真人,姓辛名计然,号文子,春秋战国时期的哲学家、思想家,曾受业于道祖老子,是道家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所著的《文子》一书被道教尊为《通玄真经》。“通玄”中的“玄”即指代老子的思想,而“通”当包含有“通晓”与“通向”之义,“通玄”的意思即指《文子》对《老子》思想内容的高度领会,在构筑他自己的思想体系时依然试图达到老子的思想境界。通玄真人继承了道祖老子的道家思想。

文子为春秋葵丘濮上人,他博学多才,通览群书。文子生性洒脱,经常遨游山海湖泽,因此又号称渔父。文子出游到越国时,收了陶朱公范蠡为弟子。范蠡想把他推荐给越王,但是文子却说“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荣乐。”由于通玄真人文子在道家思想上的贡献,道教将其奉为四大真人之一。

02冲虚真人

冲虚真人即列子,名列御寇,是战国时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据《历世真仙体道通鉴》记载,列子为郑国人士,师从文始派祖师关尹子,后来又先后拜壶丘子、老商氏和支伯高子,得到他们的真传。修道九年之后能御风雨行。列子的御风飞行在很多典籍都有记载,如《述异记》中说,列子常在立春日乘风而游八荒,立秋日就反归“风穴”,风至则草木皆生,去则草木皆落。

《庄子·逍遥游》也有描述:“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道教尊其所著的《列子》为《冲虚真经》,列子在他的著作里体现了道家的清静无为思想。他主张循名责实,无为而治,认为人们应当摆脱世间的功名利禄的羁绊去清静修道。列子的“和光同尘”思想对于道教的修行来说具有深远的影响,因此也被奉为四大真人。

03洞灵真人

洞灵真人亢仓子,姓庚桑,名楚,又名亢桑子、庚桑子。相传得到了太上老君的真传,可以用耳朵来看东西、眼睛来听声音。据《历世真仙体道通鉴》记载,亢仓子对自己的道术是这么对鲁国国君说得:“体合於心,心合於气,气合於无,其有介然之有,唯然之音,虽远在八荒之外,近在眉睫之问,我必知之。”后来在毗陵盂峰道隐世修行,最终得道成仙。亢仓子所著的《亢仓子》被道教奉为《洞灵真经》,并且也继承了老子的道家思想。亢仓子认为只有达到清静无为的境界才能证道。

04南华真人

南华真人即庄子,庄子是战国时期道家的代表人物,名周,字子休。在四大真人之中,庄子是对道教所依托的道家思想影响最大的一位。他与老子的道家思想被后世称为“老庄思想”,由此可见其影响之深。道教将庄子所著的《庄子》奉为《南华真经》。

庄子认为“道”乃是天地万物之根本,这对于道教来说意义重大,如书中“夫道有情而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大道无形而又生育天地,因此是道教的最高信仰。另外庄子的清静无为及逍遥处世的思想对道教的发展与教义产生重要的影响,《庄子》的神仙信仰及长生久视的追求也对道教的神仙信仰产生深远影响。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