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为什么庄子向往逍遥游于世间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哪家医院比较好 http://pf.39.net/bdfyy/bdfzj/

庄子(约前—前)名周,生当战国中期,其活动时代基本与孟子相同。他是宋国人,故乡大概位于今天河南省东部商丘市下辖的民权县一带,与老子的家乡鹿邑县相隔不远。《史记》上说他“独守老氏之学”,这一点从地缘关系来看可能有相当原因。关于庄子的生平,我们只知道他曾经做过当地管理漆树园的一个小官吏,还曾拒绝过楚威王聘用,是一位博学之人,世间的学问几乎都学习过。至于其他的情况,史书没有更多记载,后人只能通过《庄子》一书中的故事来进行想象。

我们猜测,庄子可能出身于没落的贵族家庭。第一个原因是他的文化修养非常高,《史记》上说他“其学无所不窥”,这在当时不是平民出身可以做得到的。第二个原因是,平民治学往往带有比较浓厚的实用目的,希望通过知识来改变命运,可是从庄子拒绝楚王聘用这件事来看,他并不想做官;而且庄子书中的内容也基本是对于精神领域问题的思考,这具有典型“贵族学”的倾向。还有就是庄子似乎有一些厌世情绪,在战国中期那样一个热闹无比的时代,他却一点儿也不想“凑热闹”,好像心底里就有一种清高孤傲,这很像没落贵族子弟常有的心态。庄子鄙视那些趋炎附势、装腔作势的人,他宁愿和渔夫、船夫、屠夫、工匠或农民一类社会底层的人来往,他宁愿孤守清贫,住在偏僻破陋的巷子靠织草鞋为生,不得已的时候还去向别人借钱借粮食。

但庄子与其他隐士一类人物有所不同,他并不赞成独自到深山老林人迹罕至之处躲避,从而与社会、他人不进行任何接触的方式。他觉得,你之所以会选择逃避它,还是因为心里有它、重视它,而真正的逍遥自在应该是对一切都无所谓;凡事都无可无不可,不用太过认真。他在《逍遥游》一篇中,就通过能够高飞九万里的大鹏和只能在几棵树间打转的蝉与小鸟来做比喻,说明只要是能够充分展现自己的天性和生命的价值,不论是长空高飞还是树间打转,都是好的。小鸟不要羡慕大鹏,大鹏也不要讥笑小鸟,老天给了你多大能力,你就办多大的事情。小鸟在树上做窝,即使有一片树林,它也只能占一根树枝;鼹鼠在河边喝水,即使有一整条河流,它也只能喝饱自己的肚子。世人大多贪求无度,向外不断追逐索取,而不知道上天赋予自己最宝贵的是什么。世人都知道“有用”之用,却不知道原来以为“无用”而忽视的东西,恰恰才是最有用的。

在“庖丁解牛”的故事里,庄子虚构了一位刀工出神入化的厨师,他在用刀分解一头牛时,刀锋可以自如地顺着牛的肌肉、筋腱和骨头关节相连经脉间的缝隙游走,转眼间轻快利落地把整头牛肢解开来;他手上的刀已经用了19年,解过数千头牛,刀锋却还好像刚磨出来的一样锋利。庄子思想中的部分核心内容,或可以用一个“游”字来表达。在那样一个黑暗痛苦的现实世界和纷繁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庄子所向往的,也许就是像那操刀的庖丁一样,心无旁骛,游刃有余。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