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国电影,为什么偏爱现实主义 [复制链接]

1#

中国电影按地域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内地、香港和台湾。年,时长五分钟的戏曲记录短片[定*山]成为中国第一部电影,标志着这一行业的起步。

而后,内地电影特别是以上海为中心的电影群体迅速发展,渐成独秀之势。战争年代,电影人蔡楚生、司徒慧敏等为避战乱乘船抵达香港,成为香港电影的助力之一,催生了之后的繁荣。可以说,内地电影对香港台湾影响至深,其起源发展、风格特点无不值得细细探究。

19世纪是变革暗涌的时代,为20世纪世界格局与科技发展的波谲云诡埋下了伏笔。

年,19世纪末平凡的一年,发生着诸多大事。

2月2日,中国威海卫被日*占领,洋务运动彻底失败;2月13日,清廷派李鸿章赴日议和;4月17日,清廷割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10月8日,日本暗杀朝鲜反日的明成皇后;11月5日,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了X射线;12月28日,第一部电影在法国诞生。

诞生之初,电影作为一种新鲜玩意出现在巴黎街头,仅过了半年时间,这种新技术就在亚欧大陆传播开来,各自形成了不同的早期电影流派。

年12月28日,第一部电影[火车进站]在法国巴黎一家咖啡馆放映

法国人将深厚的文学传统注入电影,出现了“艺术电影”;英国人忠实于对现实的记录,形成“纪录电影流派”;美国人把令人眼花缭乱的特技搬上银幕,格里菲斯将电影变为真正的艺术;苏联人对剪辑手法情有独钟,“蒙太奇学派”影响至深。

唯有中国电影很特殊,没有形成任何派别。早期电影拓荒者们,并未将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