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
人生在世,总是福祸相依,喜忧参半。
溺爱太深,会变成一种祸害;给予太多,反而是一种掠夺。
对一个人好,不是你以为好就是真的好,留给后人的,智慧远远比金钱更重要。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道德经》:“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锦衣玉食,如果不能珍惜,迟早会消耗殆尽;金山银山,如果不思进取,迟早会坐吃山空。
“生态”盖指生命体与其环境的有机联系。生态伦理就是人们对生命存在与生态环境关系的道德观念、基本规范和道德实践。20世纪以来,随着人类对环境危机的广泛体认,生态意识猛然走出专业圈囿,置身公众舞台,被赋予影响人类环境实践,维护全球生态平衡的重任,成为世界显学。道教不是生态学,但其生态伦理精神因其独有的特色而为其他学说和宗教不可替代,否则就不可能衰而复兴,流传至今,影响深远。在伦理认识上,道教以其重视生命的喜乐、宁静、恬淡、朴素和心灵的充实与扩展为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