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创新与心理成长”,学习更多心理知识
1
老子
老子姓李名耳是春秋后期楚国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做过周朝的史官管理王室的典籍。老子学识渊博,据说孔子曾问礼于老子,并向他请教过很多问题。
老子认为,万物运行有其自然的法则,人们应顺应自然;世间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如难和易、长和短、前和后,对立的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老子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老子主张“无为而治”,人们与世无争,天下就能太平。他的学说集中在《老子》(又称《道德经》)一书,成为道家的经典。
心理学对情绪和心理困惑也有朴素的对立观点,比如消极情绪的积极意义,压力与成长的相互转化与支承等;
特别是现代对强迫症的治疗,采用的理念也接近于“无为而治”,接受强迫思维与行为,然后才能逐渐走出强迫状态。
2
庄子
庄子是战国时期道家的代表人物,他发展了老子的思想,强调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庄子认为人生应追求精神自由,要保持独立的人格。
庄子在战国时期已经开始倡导心理学中的自我认识与自我悦纳。充分说明了追求精神自由和独立人格的重要性。
庄子曾以故事的形式对“庄周梦蝶”进行了如下阐述:庄周梦见自己变成蝴蝶,很生动逼真的一只蝴蝶,感到多么愉快和惬意啊!不知道自己原本是庄周。突然间醒过来,惊惶不定之间方知原来我是庄周。不知是庄周梦中变成蝴蝶呢,还是蝴蝶梦中变成庄周呢?庄周与蝴蝶那必定是有区别的。这就可叫作物、我的交合与变化。
庄子梦中幻化为栩栩如生的蝴蝶,忘记了自己原来是人,醒来后才发觉自己仍然是庄子。究竟是庄子梦中变为蝴蝶,还是蝴蝶梦中变为庄子,实在难以分辨。
看似是一场思想中的变化,深层次更是一场精神的洗礼与自我的催眠与放松。
3
心理启示
其实这个世界没人们想象中那么好,当然也没有人们想象中那么糟糕。学会坚守自己的内心,守住那份宁静,不为这个世事纷扰所打乱,朝着自己既定的目标,一步一步的慢慢的前行,在努力的过程中,你将收获一个属于你的快乐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