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庄子心有多安,福有多大一手好牌被打得稀 [复制链接]

1#

庄子《达生》篇一则有趣的寓言故事。有一人善于打牌,谁和他配合做队友都是一种享受,他从不责备队友,总是鼓励赞许队友出牌出得好。因为他能掐会算,善于打心理战,手里再差的一副牌,他也能兵不厌诈地化腐朽为神奇。他的牌技可谓是玩得出神入化,人人称他是牌神。

一切都是有前提的。此人有一个特点,当大家都是出于纯粹的娱乐为目的时候,比如输家最多就是贴个纸条,顶个瓦块什么的,在这样的情况下,他的牌技炉火纯青,常常能反败为胜。那种气定神闲岿然不动的冷静及内圣外王的领袖的气质,直让人佩服爱慕得不行。

但是到了动真格的,比如用十块八块这样的小钱作为*注的时候,他就不一样了,神态大变,牌技明显大不如前,并且开始喋喋不休地责备和他配合的队友“不会打牌”、“臭手!”等等,让对方无所适从茫然无措。再看这位牌神双手也在微微颤抖,自己一直处于激动不已胆颤心惊的状态。曾和他合作愉快的队友此时感觉与他一起配合就是受罪,左也不是,右也不是,简直是活折磨。说好的气定神闲和内圣外王呢?

这还算差强人意的,总算还有输有赢。但是到了以大金额为*注,动辄成千上万的时候,再看此君,早已冷汗直流,二目无神,昏昏沉沉,不知所以,似乎大病初愈一般。他的脑袋一直是在嗡嗡作响。明明到手的是一副好牌,也能被自己打得稀巴烂。先前的霸气和体贴早已荡然无存,偶尔显露的也只是气急败坏和五官变形。

这就是表面功夫假老练。不经沧桑难成人,有的人看上去成熟稳重,气质这一块拿捏得死死的,可是一旦有点蝇头小利的时候,就原形毕露,我已非我了。真正的高手是在事上磨练出来的,沧海横流,方见英雄本色。

同样出自庄子《达生》篇的故事。周宣王喜欢玩斗鸡,听说一个叫纪渻子的人训练斗鸡有一套。他常常能把一只普通不过的斗鸡训练成战无不胜的杀手。于是周宣王挑选一只鸡让他来训练。十天过去了,来人问“训练得怎么样了?”纪渻子说“不行,这家伙不知天高地厚,仗着自己体格健壮一副盛气凌人的样子,待我再多找些鸡来灭灭它的威风。”又过了十天,来人再问“训练得如何?”纪渻子:“还不行,虽然不是那么心浮气躁瞎扑棱乱打了,知道借力用力了。但是它一看到其它斗鸡还是拉架子主动出击而不知道以静待动。”

转眼一个月的时间过去了。周宣王又让人来催问训练得如何了?纪渻子说“还得给我一点时间,再历练历练它,虽然现在知道敌不动我不动,敌若动我快动了,但是它目有寒光,透着杀气,咄咄逼人,说明它的内心不够强大,不够自信。所以不知道内敛保存实力,合理分配体力。”这其实就是庄子说的“大知闲闲,小智间间”,越是目光像刀子一样的人越是表明他的内心没把握不淡定,在虚张声势吓唬胆小的而已,在真正有实力或对等的对手面前一定什么都不是。眼光是杀不了人的,反而耗散自己的精气神。在势均力敌的搏斗中绝不是比谁的眼光敏锐,耳听八方,能躲开快如闪电的拳脚凭得就是感觉。庄子在庖丁解牛故事中说“官知止而神欲行。”

果然到了第四个十天的时候大功告成。纪渻子对来人说:“这下可以了,它已经知道该出手时再出手了。现在即便有其它斗鸡来挑衅它,它也一动不动,目如清渊,波光粼粼,深不可测。看上去就像一只木头雕刻的斗鸡。挑衅它的斗鸡看到它这个样子,只要和它四目以对,然后吓得掉头就跑。”

庄子《列御寇》说列子善于射箭,可以百步穿杨,箭无虚发,可人家让他登高山、临危石,再让他表演一番射箭技巧的时候,他哪里还射得了箭?早已经汗流浃背地趴在了地上,身体像筛糠一样抖个不停。这就是真刀真枪和纸上谈兵的区别。

现世是最好的修行场所。在沧桑尘世中沉沉浮浮,都是天地的不言之教。告诉我们真正的放下就是身心轻安。如果内心不安定,做出的一切事情都是错的。所以当你做一件事情只许成功不许失败而又输不起的时候,那就最好别玩。

身心轻安就是无为,无为而无不为。道家的“无为”不是“不作为”,而是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当你把目光死死盯着外物的时候,你的能量就顺着你的感官在流失。所以庄子讲到的心斋坐忘中谆谆教导:“循耳目内通而外于心知,则*神来舍。”我们感官本是接通天地能量的通道,是向不增不减的天道借能量的,如果你把注意力都放在分别物上,天地的能量就无法到达内心深处,这样状态下,心神不仅收不到能量还要耗散能量,内心能量不足,一旦受到外界一点点的风吹草动就会草木皆兵胆战心惊、失*落魄。

庖丁解牛何以十九年没有换过刀,也没有磨过刀,但刀刃依然锋利就像新的一样?那因为庖丁在“以神遇而不以目视”,他在杀牛的时候不是睁大眼睛去看怎么砍怎么剁,而是用自己的心神去感知哪里要“动刀甚微”,所以能*斧神工游刃有余。就好比一个玻璃球能在冰面上滑动很远的距离一样,就是因为玻璃球和冰面没有摩擦和挂碍。只有我们身心轻安,心中没有挂碍的时候,我们才能无往而不利,才能走得更远。

有人说机会敲门的时候都是很轻的。如果这个时候你的方寸已乱,心神不宁,就是敲山震虎的敲门声,你也会置若罔闻。你看两个吵架的人。无论靠得多近,声音有多大,彼此都几乎听不到对方的声音。而真正暖人心田的声音只需要窃窃私语般的呢喃。

有心插柳柳不成,无心插柳柳成荫。用庄子的话说“一心定而王天下;无心得而*神服。”如何做到“心安或心定”?俗话说得好“吃人的嘴软,拿人的手短”,只要你不去向他人贪求什么,就不需要唯唯诺诺阿谀奉承,更不需要察言观色谎话连篇,自然就会心安理得,心安是福,心安的时候得到的一切都是上天的赋予,都是你应该得到的。这是上天的馈赠,而不是你的索取。

心有多安,福有多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