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爱智人生读庄子焦虑,你躲过了吗 [复制链接]

1#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这是许巍的歌,高晓松填词、谱曲。很多人喜欢之余也调侃这句话,说:“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未来更多的苟且。”苟且就是焦虑于现在,妥协于现在,埋头走路,无力看天。我们太多时间沉浸在手机中,浏览各种信息,看各种帖子,玩各种游戏,赞各种朋友圈,实际上,那都是虚的东西,与自己的身心没有多大的关系。一位社会学家说过,我们每天处理的百分之九十的信息都与我们毫无关系。南郭子綦的“吾丧我”,不是无我,恰恰是要把真我找回来,我们要熟悉庄子这种反向的思维方式。

《老子》第十五章说:“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谁能在动荡中安静下来,像水一样慢慢变清澈?谁能在长久的安宁中慢慢生动起来?只有静下来,才能动起来。只有虚空下来,才能再次填满。而日常我们的状态是什么样呢?与庄子描述的非常像,庄子说得非常形象:“其寐也*交,其觉也形开。与接为构,日以心斗。”(《齐物论》)非常形象,非常准确,穿越时空,振聋发聩。他说,我们睡觉的时候灵*都在交战,醒来的时候各种感官张开,就开始与外物厮杀,心就开始计算、谋划、斗争了。虽千年而下,今天不也是如此吗?我们开头说过,我们做的大多数的梦可能都与焦虑有关。观察人类的实验显示,焦虑梦十分常见,其功能可能是要警告我们提防危险。焦虑梦提醒做梦者警惕、做准备、产生动机,与我们醒时经历的焦虑功能一样。梦中引起焦虑的景况通常是在现实生活中会引发焦虑的事。比如你有重要的考试或重要会议、演讲,你觉得自己的准备不足,结果就梦见进入考场、走上讲台。这种典型的“考试”梦或“当众忘词”梦,都有很清楚的动机功能。

陈鼓应先生课上曾现身说法,说他的焦虑。陈先生已经84岁高龄了,他师从著名哲学家方东美、殷海光,是享誉国际的道家文化学者。他撰写的《老子注译及评介》《庄子今注今译》已行销四十余年,成为人们研习老庄的经典读本。陈先生给我们上《庄子》课的时候,一讲到这里就有很多感触。至今还能记得他说“与接为构,日以心斗”时那种终于松了一口气的感觉。他说他在年轻的时候,整天与人打笔仗,对方发一篇,自己回一篇,热血沸腾。可回完了,自己常常就累倒了。口笔之胜,背后是心气斗争,身心不调,也就是后面《人间世》中说的“阴阳之患”,这是迫不得已的勾心斗角,不为什么利益,纯粹是为了观点上的争论。今天这样的口水仗更剧烈了,因为不需要发表在报刊上,直接发表在网上,真刀真枪的,一来一回,速度很快。

大家看*与方舟子,以及后来与很多大佬的口水仗,比如之前*在微博上连番更文,牵出“阴阳合同”“偷税漏税”等话题,真让人看着揪心。*在接受鲁豫访问时说,他打字还很慢,上厕所的时候都在打字,一一回应。当然他带来的是我们对转基因、偷税等很多问题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