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庄子middot内篇养生主第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医疗 http://www.xftobacco.com/

《庄子·内篇养生主第三》5


  老聃(dān)死⑧,秦失(yì)吊之⑨,三号而出⑩。弟子曰:“非夫子之友邪?”曰:“然”。“然则吊焉若此可乎?”曰:“然。始也吾以为其人也(11),而今非也。向吾入而吊焉(12),有老者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彼其所以会之(13),必有不蕲(qí)言而言,不蕲(qí)哭而哭者。是遁天倍情(14),忘其所受(15),古者谓之遁天之刑(16)。适来(17),夫子时也(18);适去,夫子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古者谓是帝之县(xuán)解(19)。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

老聃去世后,他的朋友秦失去吊丧,大哭几声便离开了。老聃的弟子问道:“您不是我们老师的朋友吗?”秦失说:“是的。”弟子们又问:“那么吊唁朋友像这样,行吗?”秦失说:“行。原来我认为你们跟随老师多年都是超脱物外的人了,现在看来并不是这样的。刚才我进入灵房去吊唁,有老年人在哭他,像做父母的哭自己的孩子;有年轻人在哭他,像做孩子的哭自己的父母。他们之所以会聚在这里,一定有人本不想说什么却情不自禁地诉说了什么,本不想哭泣却情不自禁地痛哭起来。如此喜生恶死是违反常理、背弃真情的,他们都忘掉了人是禀承于自然、受命于天的道理,古时候人们称这种作法就叫做背离自然的过失。偶然来到世上,你们的老师他应时而生;偶然离开人世,你们的老师他顺依而死。安于天理和常分,顺从自然和变化,哀伤和欢乐便都不能进入心怀,古时候人们称这样做就叫做上帝的惩罚被解脱了。用油脂做成的烛薪是会燃尽的,而火却可以传递下去,永不熄灭。”

备注:

本文古文部分参照中华书局出版的《庄子译注与解析》校对。

编辑校对:潘静。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