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先秦时期老子和韩非并称老韩,为何在后世却 [复制链接]

1#
北京有好的白癜风医院吗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sfxbdf/

对于那些熟悉先秦文学的人来说,老庄,黄老总是一道过不去的坎。尤其是那一篇五千言,简直是达到的缩减,可以说是中国人的最原始的启蒙。但是在先秦时代,却没有老庄这个称呼,这个称呼是在魏晋南北朝被后人安上去的,原本老子和韩非子并称老韩,那么为何这个称呼名声不显呢?

韩非子

其实说起庄子和韩非子,都可以说是老子一脉相传的传人。在老子的《道德经》内,最核心的思想不过是圣人,治国和修身了。而修身又可以说和儒家学派一脉相承,毕竟史料记载孔子曾经两次向老子问礼。

而圣人这个方面,老子一直说的是无为而治,这和庄子的思想不谋而合;而在治国这方面,老子虽然提倡无为,但依旧坚持着依法治国的理念,这就和韩非子的思想一脉相成了。老子毕竟比庄子和韩非子早上数百年时间,于是后人就会认为庄子和韩非子与老子一脉相承了。

老子

至于为什么会是这样,还得从老子本身说起。老子的出生年月已经不可考证,只剩下一些不尽其言的传说,但是根据无数人的思考,我们可以大概确定,老子的主要活动范围就是秦岭—淮河一线。而自古以来,这就是一个充满了奇迹的地方。

而秦岭—淮河一线,它和洛阳,长安几乎在一条水平线上。而处于中间的老子学说,自然就会有两种不同的发展方向了。向东发展,这就是庄子一脉了,在强大的国家机器的压力下,自然要追求属于人本身最原始的美好。

庄子

而向北,自然就发展到了韩非一脉了,那一脉,常年在未开化的地区,也遭受着来自未开化的的困扰,难以统治的国家,自然需要法典来保持一个国家的稳定。于是在老子的影响下,这两脉分别汲取老子的学说,形成了属于自己的东西。

但是形成了属于自己的学说不一定会得到他人的承认。比如庄子,他就是一个十分的隐士,他不求名,不求利,甚至除了他自己的书,都没有什么东西给后人留下来,这样的人历史自然会慢慢将他抹除,但是那一本《庄子》,却让他名传千古。

隐士

而韩非子就不是这样了,他比庄子更懂得世界,也更不希望自己的学说被埋没。于是他奔走在各大诸侯国的王室面前,虽然自己也是王室,但他却抛弃了自己的身份。但是身份所带来的声望让无数的人知道了这样一个人。

渐渐的历史记住了这个人,并且在那个时代的推动下,他成为了那个时代的一个名人,无数人记住了他,也无数人承认了他来自老子的学说。在司马迁书写《史记》的时候,他将老子和韩非子并列在一个传记之中,不仅承认了地位,也承认了”老韩“这个说法。

至于庄子,就这样隐藏在了他们两人的传记之中,成为了那个时代的配角。但是历史永远都不会让一个名人埋没,到了魏晋时期,在那个礼乐彻底崩滑,皇帝可以随便杀戮的时代,似乎法治就成为了一个很遥远的东西。

而魏晋南北朝的高压也让无数的文人学士明白了人性之中自由的可贵,于是,一股玄学的风气便悄然诞生。至于韩非子的法治思维,在那个时代似乎已经彻底淘汰,仿佛进入了历史的夹缝之中瑟瑟地求着一丝生存地位。

魏晋南北朝

而庄子自然在历史的夹缝之中出现在了世界的巅峰,似乎眼前的一切都成为了一种难以说明的快乐。在那个时代的人的推动下,《庄子》成为了三玄之一,虽然是地位最低的那一个,但也确实登上了历史的巅峰。

老庄的说法变这样在那个时代传开,成为了那个时代的主角,以至于韩非子的法治也慢慢的成为了一份历史的尘埃,低的可拍。数千年来,一直无法夺回属于自己的力量,重新与老子并列,合称老韩。

魏晋玄学

时代的洪流究竟有多少力量?他可以让一个人从默默无闻到举世瞩目;也可以让一个人从位高权重到丧家之犬;他可以塑造一个人,也可以毁掉一个王国。而文化又有多少成为历史的尘埃。老庄在时代的洪流下占据了主要地位,而老韩自然就这样退出了属于自己的历史舞台,成为了过去,成为了历史。

《老子》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版本,为何《老子》会被篡改

老子西出函谷关,那个离开的老子为我们留下了什么

现代中国古籍为何和古代有很大不同,古人:这就是传承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