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庄子里的三条鱼,对应了三种智慧,学会
TUhjnbcbe - 2023/8/31 20:08:00
了解下白癜风 http://m.39.net/pf/a_4519271.html

提到庄子,我们第一时间想到的,大都是庄周梦蝶的浪漫、鼓盆而歌的豁达,或者是渭水垂钓的潇洒。

其实庄子也有着独树一帜的大智慧,学会了这三种智慧,想不成功都很难。

这三种智慧,对应着《庄子》中的三条鱼,读懂了这三条鱼,其实也就是读懂了人生。

第一条鱼:北冥之鱼--隐忍的智慧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庄子说在北冥有一条大鱼,摇身一变化作了大鹏,大鹏振翅高飞,翅膀就好像挂在天边的云彩。

鲲化作大鹏鸟的故事寓意丰富,包含了“沉潜”与“腾飞”两个方面。

这便告诉我们,在人生逆境或是低谷时期,一定要像鲲一样,拥有沉潜水下的能力。只要持之以恒,潜心修炼,时机一到就能化作大鹏鸟,翱翔千里。

《菜根谭》里说:“岁月本长,而忙者自促;风花雪月本闲,而扰攘者自冗。”

人生需要慢慢积淀,生命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要相信自己,给自己多一点时间,多一点机会。不着急,你就赢了。

第二条鱼:濠河之鱼--换位的智慧

第二条是在《庄子·秋水》中濠梁之辩的濠河之鱼。

濠梁之辩讲的是庄子和惠施针对“濠河之鱼”是否快乐进行的一次辩论。

慧施认为,庄子不是鱼,所以无法体察到鱼是否快乐。

但庄子却认为他站在桥梁上,通过观察可以感受到濠河里面的鱼是非常快乐的。

人与鱼本是不同的物种,若是不懂得换位思考,不懂得察言观色,很容易出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的局面。

人们都有这样习惯,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当你学会换位思考的时候,就会在遇到问题时从不同角度去认识事物,从不同立场去理解对方,反思自己,会多站在别人的角度看问题,设身处地的为别人着想。

《论语》曰:“君子和而不同”。

要真正做到感同身受很难,但我们可以做到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宽容,同样也能收获多一份美好,多一份真心。

换位思考就是要懂得世事无绝对。

第三条鱼:车辙之鱼--放下的智慧

“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当泉水干枯,两条鱼儿困在陆地只能以唾沫相互滋润以求生存。

与其在困境中,用微弱的力量互相帮助,不如各自回到江湖之中,自由自在,两两相忘。

人生之所以痛苦,源于求不得,放不下。

相传,布袋和尚有诗云:“布袋,布袋,放下布袋,何等自在?”

布袋,也就象征着包袱,若是一个人总是背负着很多的包袱,当然非常沉重,苦不堪言。

放下包袱,则自然脱离烦恼。布袋和尚的布袋,装着健康、美丽、亲情、友情、爱情、事业、富贵、智慧等美好愿望。

人生有梦最美,但是梦要踏实、真切,不能遥不可及,不能力所不逮。

放下包袱,不是放下需求,而是放下贪求;

放下包袱,不是放下希望,而是放下奢望。

人生在世,放不下,又如何能拿得起呢?

《庄子》的智慧是浪漫的

庄子的智慧在中国历史上可以说是独树一帜,因为他不说理,而是通过光怪陆离的故事来传达他的智慧。

庄子深谙人性,社会,自然的本质,并且将自己的智慧全部都凝练成《庄子》一书,并影响后世余年。

鲁迅先生在《汉文学史纲要》中称庄子散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诗人白居易为庄子作诗:庄生齐物同归一,我道同中有不同。遂性逍遥中一致,鸾凤终较胜蛇虫。

明代徐渭评价道:庄周轻生死,旷达古无比

在文学上,庄子的独特风格常常成为启发后代浪漫主义创作的思想源泉。

在哲学上,庄子直接激发了魏晋玄学及禅宗的思辨。

在社会思想和人生态度上,庄子对时代的灾难有痛切的体会,对知识分子的命运有敏锐的感受,正因如此,他的声音直到今天还能得到普世的肯定和日久恒新的共鸣。

很多人苦于《庄子》深奥的故事和晦涩的语言,无法尽兴阅读,我就是其中之一。

但是现在,我要把正在阅读的全译全注图解版本的《庄子全书》。不仅对原文进行了白话翻译,更对文中的重点段落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析。

《庄子全书》共有余幅精美图片,与缥缈奇幻的文章、精妙奇巧的寓言故事交融,将阅读变成一种赏心悦目的享受,带领读者轻松进入《庄子》的精彩世界,充分享受阅读的乐趣。

锁线硬壳装帧的《庄子全书》,不掉页、更结实,让略读更加随心所欲,更加“逍遥”。

点击下方商品卡,精装精校全本庄子仅需39元,一次购买,终身受益↓

庄子正版精选¥38¥45打开百度APP立即扫码购买购买
1
查看完整版本: 庄子里的三条鱼,对应了三种智慧,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