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从哲学到日常生活,中间隔着很多层简单介
TUhjnbcbe - 2023/9/5 19:56:00

学哲学,几乎没有任何用处。

想学点生财之道或者是升官秘籍的——许巍有一首歌:你走吧,再也别回头……

喜欢听笑话的可以留下。哲学跟笑话一样,都有令人开心一乐的功效。

很多真正的大道理,就在相声小品脱口秀里边。想想自己为什么会乐,是什么逻辑形式会令人开心,那就是道理。

知道了“非”,也就快知道什么是“是”了。庄子说,是非是相依相偎永相随的。

不过,“彼亦是非,此亦是非”,离哲学的最基层,还是远了点。

哲学的最底层,是:哪儿来哪儿去我是谁这一类的。

庄子说过:你怎么知道你就是你呢?所以,还要往下走。

哲学,是寻求最普遍真理和如何寻求最普遍真理的事情。

凡是不能作为普遍真理的,谁愿意称呼它什么就称呼它什么吧。谁觉着那是哲学,谁就看那种哲学去。我这里没有。

真理也有值域、定义域。有其适用的范畴,有其结论所在之地。但是,它仍然是普遍真理。区分范围和普遍,这种抬杠大事,就是哲学的事儿了。很复杂,所以我不说。

简介嘛,知道有这么一回事儿就行了。

哲学最底层的事情,就是知道和不知道之间的关系。

卧梅又闻花

比方说,我们看到一朵花。能算我们知道这朵花了吗?一花一世界呢。我可以肯定地告诉你,你连花儿基本的DNA都没看到。这能算看到了花?

还有一个事情。到底是你那一百多斤看到了花,还是你的大脑看到了花?大脑就是你吗?一百多斤能算是你吗?

假如,把一个人的思维全部复制到一个电脑上去,这算不算你?

两眼珠子换成了传感器,还能不能算你看见了花?

只换一个眼呢?

换一个麒麟臂呢?

男主角换上了一个麒麟臂,还算不算是男主角?

知道小说作者为什么不给主角换两根麒麟臂了吧?他怕哲学的烦恼。

假如,给主角换上了麒麟臂,麒麟腿,麒麟肝儿,麒麟肺……

全都换了,还能算主角本人吗?

有个大反派就是全部换上了。反派嘛,不重要,随便扯,所以,这个可以有。

大反派最后就剩下一个大脑还没换。作者编不下去了。大反派被主角给送到西方极乐世界了。驾鹤西游了。

走得老惨了。大反派的胳膊腿都自己离家出走了。心也跑了,肾也逃了。大反派想唱一句:快回来,我的爱……

结果嘴也走了。

反正大反派没活过那一集。但是作者没说他是怎么没的。估计是遇到哲学的烦恼了……

宗教有灵*一说。那我就得开挖掘机来了。

到底是灵*是你,还是这一百多斤算是你?

这个问题有多么难回答呢,我跟你说,有个聪明绝顶的哲学家,因为这个给整不会了。弄出仨我来。什么本我什么的,还自我超我。

有了这三个我之后,那么,

还是没说,这一百多斤五花肉算不算我。所以,他好像什么都说了,又好像什么都没说。

于是乎,就有那爱抬杠的,整出了一个九曲十八弯的问题:把大脑泡到坛子里,大脑在营养液里照样可以胡思乱想;这时候,应该叫他坛子肉呢?还是该叫他身份证上的姓名呢?

这一家伙给整得,有神论者无神论者都说不清楚了。细思不恐,但是越想越不对。

庄子对这个问题做了细致的解答:就不能是另外一个平行空间内的一个大扑凌蛾子在这个世界上的投影吗?

这么一说,我们就知道了,这事儿更没影了。

庄子以对话的形式解读过这个问题。

路人甲:我可以把真理变成自己的吗?

路人乙:请你先确定一下,你是不是你。没想明白这事儿之前,少想那么多有的没的……

他弥勒个佛的,就想简介一下什么是真正的我是我,就一千多字了。我都懒得再写了。

小结论,哲学最底层的问题,还没解决彻底。

而顺着这些不同的答案,不断地一层一层往上走,慢慢就会来到现实生活中。然后,对于很多问题就有了不同的答案。然后,或者我比你拳头大,所以算我说的对。或者我们这个观点的粉丝多,算我们说的对……

老子李耳曾经说过:真理可以表现在最宏观的地方,以及最微观的地方。想寻求真理,就去这两个地方找找。

什么地方最大?宇宙。宇宙的边际,那啥,还不知道有没有边际……

什么地方最小?据说是分子。后来又说是原子,再后来又说什么电子,还夸克不夸克的,我也没瞅着……

没办法,揣着糊涂装明白吧。

然后放眼看世界,当作如是观。

然后,就有吃饱喝足一群表妹的人慨叹人生苦旅。就有一个九十七岁的老头子在农村大集上卖烟叶,说常乐知足(此事有视频为证)。

以“来”为端点,以“去”为端点,画一条线,这不就是方向吗?

来处,好说。范围很小。去处呢?

关于去处,有上天的,有入地的,有骑着仙鹤跑的,有奔着西天去的……

还有个别人想转个圈再回来的。

那么,这个由起点到终点决定的方向,就没个准方向了。更别说他们中间还喜欢来个左手六右手七左脚画圈右脚踢的舞步,有时候还兴高采烈的去南辕北辙……

所有这些方向,都影响他们的观点他们的走势。

第一层,哲学。

第二层,方向。

假如他们再喝茶喝多了失眠睡不着觉,就又有了思想。

所以,第三层,思想。

又,小时候遇到了九年义务教育,思想加知识=技能。

第四层,技能。

第五层,技能是在审美的引导下前行的。就像豫剧《李豁子离婚》里唱得:清早起来去拾粪……

第六层:交流。

这样分层,虽然不是十分精确,但是也大致可以囊括并判定绝大多数的人类活动了。是不是需要把造假和谎言之类的划归第6.1层,我认为不值得考虑。

哲学,是绝大多数人类活动的决定性因素。但是,人们往往只喜欢看风筝,不想去

1
查看完整版本: 从哲学到日常生活,中间隔着很多层简单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