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在宥天下,不闻治天下也。
——《庄子.在宥》
庄子在《在宥》这一篇中,开宗明义,非常清晰地点出了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和处理的办法,也是大格局的体现。
1、让世间万物,顺其自然地发展
要学会听任天下安然自在地发展,一切顺其自然。
不需要使用太多矫揉造作的人工修饰,也不需要加入太多没有意义的清规戒律。
从来没有听说,有对天下强行进行治理的必要,因为万事万物的存在,都有它的合理之处,人为过多地进行干预,反而会让问题变得复杂化。
不管是事物自身的成长也好,思想体系的建立也好,都需要经过时间的积淀和考验。
唯有通过自身,慢慢地去领悟,才能有所增益,单纯凭借外力干预的,都不是正常现象。
2、有人担心脱离本性,其实是杞人忧天
或许有人会担心,如果真的听任天下自由自在地发展,人民便会脱离了他们原本的真性。
也有人会担心,如果让所有的事物宽容不迫、自得其所,一切都有可能会发生改变,自然的常态也看不到了。
但实际上,这并不是一个不合理的伪命题,而是个充满着哲学意味的人生哲理。
3、如果人人遵循本性,就不需要治理
如果天下人不脱离自身原本的真性,始终存在于懵懂状态,既没有创新改变的意识,也没有自我成长的力量。
如果不改变自然的特性,总是生活在最原始的生活状态下,对任何事情都保持平淡无奇的看法,那就既不会感到快乐,也不会感到恐惧和忧愁。
那么哪里用得着治理天下呢?
4、盛世与乱世,都非绝对的好坏
从前唐尧治理天下,五谷丰登,社会稳定和谐,一切都井然有序。
展现在大家面前的,是一派少有的盛世景象,让天下人欣喜若狂,人人都为有其真性而欢乐,这反而造成世间的不安宁。
当年夏桀治理天下,凶恶残暴,视百官和百姓如草芥,民不聊生,满目疮痍。
这使得天下人忧伤不已,人人都为其真性而痛苦,所有的人感到不快乐。
5、历史总是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无论是不安宁,还是不快乐,都不是人们生活和处世的常态。
即使偶尔会在某个社会上短期存在,但它不合于自然的常态,必然不会长久存在。
自古以来,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没有永恒的盛世,也没有永恒的分裂。
大一统的背后,总是有无数分裂的危机,而表面上四分五裂的世界,却总是蕴含着统一的积极因子。
6、懂得顺其自然,才符合自然规律
我们要学会辩证地去看待问题,社会上的一切都是这个道理。
无论现在我们身处顺境还是逆境,都要明白,盛衰荣辱都是一时的,不会是长久存在。
快乐也好,忧伤也好,都是生活必备的调味品。
顺其自然,用时间的力量来佐证事态的变化,才是真正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
结束语
看来,所有的大格局,背后都有种力量,称为“顺其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