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禅文修
01序言
你有没有发现,当我们年纪越大,为什么烦恼就越多?是因为我们管的闲事太多了。
我们所有的烦恼,其实都是源自于自己爱管闲事。凡是你无能为力的,你还要管的,还要劝的,还要惦记的,你还要干涉的,这些都是归管闲事。
曾国藩家书里说,“人这辈子,少管少说就是福。管闲事,出力不讨好,说闲话必招惹是非。管好自己的事儿,反省自己的错,不给别人添堵,不给自己惹祸。”
人生在世,很多事情不是你努力就能做到的,一些人也不是你讨好就能取悦的。我们掌控不了他人,也改变不了事实。
唯有做好自己少说不惹祸,远离纷争,少管不招黑,怡然自得。只有做到少管少说,才能有机会得到福报。
02少管少说,既是善良,也是福报
我们要知道,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人生,而你能做的是尽人事,不多管闲事。
要记住,劝人只劝一次,如果他听不进去,那就是他自己的因果。教人尽心就好,还需他时时历练。
稻盛和夫讲“闲人惹是非,小人造谣言”少说闲话是智慧,少管闲事是福报。
马丽饰演一部电影叫作《测谎大师》,在影片里她被请求为其鉴别女友的爱意。没想到马丽实话实说,造成的却是女子的假意跳楼,男子的无限抱怨。大好前程毁于一旦,走在路上被人指指点点。所以说,有时候你认为的善意举动,对别人来说不仅毫无意义,反而会成为伤害自己的利刃。
古语讲“智者惜口,愚者指点江山”。多管闲事,吃力不讨好,最后惹人嫌,自以为是,反而弄巧成拙。
03八条处世智慧,牢牢记住,你的人生会越来越顺
第一条,看不准的人,不能轻易得罪
轻易得罪人是做人的大忌,而之所以轻易得罪人,就是因为看不准人就贸然行事。
如何避免这种情况呢?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在不够了解对方之前,你一定要做到,要谨言慎行,少操闲心,少说闲话,少管闲事,做好你自己分内的事。
第二条,不要随意指点别人的生活
庄子有言:“子非鱼,焉知鱼之乐,子非我,焉知我不知鱼之乐”,你不是鱼,怎么能知道鱼的快乐呢。
人都有一个毛病,就喜欢对别人指指点点。孟子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不要总喜欢充当别人的老师。
不要以你的认知去揣测别人的世界,给别人添乱,还招人讨厌,可能就是好心办坏事。所以,不要随意干涉别人的生活。
第三条,不要总想与人较劲
真正厉害的人不是不争,而是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总会尽量避开与人较劲,争取不战而屈人之兵。
因为他们深知,如果非要与别人较劲,不管胜败,往往都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第四条,必要时要学会拐弯
在社会交往中,我们遇到的很多人和事都是很复杂的,直来直去的方法在绝大多数时候都是行不通的。
所以,在必要的时候,一定要开动脑筋,学会多绕几个圈子,用迂回曲折的含蓄之法来实现你的目的。
第五条,先大问题,后小问题。
事情有大有小,不能因小失大。为人处世,不管那些小事情有多让你心烦气躁,你都要守住先大问题后小问题的底线,如此才不会造成一失足成千古恨的悲剧。
第六条,外在的聪明,不如头脑中的智慧
大部分人其实都很聪明,没有谁是真正的傻。要知道,聪明不等于智慧。做人,大智慧可以战胜小聪明,更可以打败假聪明。
所以,不要在意一时的聪明,而是要尽量发挥大脑中的智慧。无论遇到什么事情,哪怕是十万火急之事,也要谨慎思考,做到审时度势。
第七条,少沾惹是非
有一句讲“为人且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少说多听,少沾惹是非,安分守己,才是厚道和善良。
否则“祸从口出”,劳心伤神,你会被陷入到是非之中,从而成为是非之人。
筋疲力尽,只会耽误正事,导致自己的一事无成。所以要少沾惹是非,这是做人必备人生准则。
第八条,有些事情点到为止,胜过死缠烂打
为人处世离不开求人办事,有人说求人办事就要能死缠烂打,要能磨能熬。
不过这也要分人和事,有些人,你怎么求也行不通,有些事,力所不能及,只要点到为止即可,要把精力放在另想办法上。
04结语
人这一生,历尽过沧桑之后,就会发现,人生最快乐的事情就是没有烦恼。
这也是每一个人都追求的一种状态。但做到其实非常难,我们经常说烦恼来源于太过于聪明而没有智慧。
凡事我们都要谨言慎行,少说不惹麻烦;少管不必招黑。
闲话少说,对别人是种尊重;闲事少管,远离纷争是一种智慧;怡然自得是种选择,也是对自己是一种保护。
管好自己的嘴巴,不该说的只字不提,不该管的绝不插手。
装聋作哑,难得糊涂,不去过问,谁对谁错,谁好谁坏放在心间。
记住,没事千万不要招惹比咱闲的人,闲来无事弄花草,那才叫优雅,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那才叫高度。
别人的事情不管不问,自己的事情用心做好,不管不问,身心不累,少管少说,就是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