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治好了 https://news.39.net/bjzkhbzy/171108/5825240.html《庄子》中有一篇文章叫做庖丁解牛,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都是非常熟悉的。庄子这个人,极其擅长用一些寓言故事来解释一些大道理。庖丁解牛出自于养生篇。表面上是在讲一个具有高超技术的屠夫如何杀牛的故事。但他本质上是在教你该如何保全自己。在这里他把我们人比喻成一把杀牛刀,而生活与岁月就犹如一头牛。在庖丁解牛中,有的人三年就用坏了一把刀,有的人十年用坏一把刀。而庖丁用了三十年,他的刀子依然像新的一样。在现实中,我们有的人相隔十年不见,再见面时已苍老不堪。更有甚者,若碰到极端情况,甚至可能一夜白头。表现在心理上也是如此。我们多少人走着走着,便忘了那颗初心,活成了自己当初最讨厌的模样。又有多少人能够做到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像庖丁那样在人世间活游刃有余呢?最重要的是三个点,目无全牛、游刃有余、切中肯綮。1、目无全牛庖丁刚看牛时与我们普通人看见的牛一模一样,数年之后便达到了则目无全牛的境界。在他的眼中,牛变成了肉、骨头、纹理、筋膜的组合体而已。他看这些东西,就犹如看自己的掌纹一样了了分明。庄子在告诉我们,首先我们要了解人世间的一切。尽可能收集分析一些信息,把这些信息印在脑子里。当我们需要分析的时候,可以随时调动出来予以应用。我们清楚地明白他们彼此之间的关系,就像我们清楚我们有几个手指头一样,可谓了如指掌。2、游刃有余游刃有余是一种状态,他所展现的是飘逸、洒脱、不粘连。有句话叫做君子之交淡如水,淡如水就是一种不粘连的状态。我们与他人相处,就要处于一种既不远也不近;既不亲也不疏;既不深交,也绝不绝交的状态。这是一种距离之美,也可以叫做中庸之道。当然我所认为的中庸之道是一种极致的恰如其分。但要做到游刃有余,前提是我们要足够的小,或者是说要足够的谦卑。这一点也很好理解,就比如那把刀,当他在牛的纹理里来回游走的时候,那这把刀他一定不是特别宽厚的那种,必定是坚韧而细薄的。3、切中肯綮什么叫肯綮呢?肯綮就是关键所在。他是指牛身上那些特别难处理的地方。前面我们见识了庖丁这个人他杀牛的高超技艺。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拥有极高技艺的人,他在碰到那些关键位置的时候依然是极其小心了。这篇文章描述的时候是这样说的。“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翻译过来就是:“每到关键之处,我能够发现这个关键点他难在哪里。我会如临大敌,眼睛全神贯注盯在这里一动不动,我的行为会变得特别的迟缓,我的刀子微微的动一下,甚至看上去像没有在动一样。”他是在告诉我们,如果我们碰到了一生之中为数不多的关键之处时,一定要小心小心再小心。关键的那几步一定要走对,哪怕用尽我们所有的精气神。这一点尤为可贵呀。庖丁的技术已经如此之神,且在要紧之处还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反观我们稍微有一点技术,就以为老子天下第一了,我们不摔跟头谁摔跟头。其实人这一辈子要想翻身,往往靠的就是在那些关键点上打几个漂亮的大胜仗。反而那些行百里者半于九十之人,往往是在最后的关键之处一败涂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