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凡人问道
庄周虽然不在人间了,人间却永远记着他。
叔本华说:“只有当一个人孤独的时候,他才可以完全成为自己。谁要是不热爱孤独,那他就是不热爱自由,因为只有当一个人孤独的时候,他才是自由的。”
庄周是孤独的,他的文章大多不好懂,他爱用生僻字,不好懂又能有什么好处呢?“话需通俗方传远”,所以我们今天说话,很少引《庄子》。
08年北京奥运,开幕式上三千人一起朗诵的,是《论语》,真给孔子他老人家长脸。开什么会也选不到《庄子》的话,一旦选了,几千人一念,还开什么会呢,都去搞心斋求逍遥了。再说了,引《庄子》什么?庄周不食人间烟火,是“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人。
一、庄周这个人庄周是河南人,据说在漆园这个地方当过小官,也有人说他只是在那里看漆树而已,而且这个官还没做多久,就辞官跑去做了隐士。
有人听闻他的才能,赶来聘请他。庄周手一摆:“我不!我就要做孤独的小牛!”(《列御寇》)
李零说:“隐士和逸民有三大类型,死磕、逃跑和装疯卖傻。”(李零《人往低处走——老子天下第一》)庄周不属其中任何一类,自己单成一派。隐士们远离尘世,而庄周眼里根本没有尘世,他冷眼看人,仰脸看天,就活他自己。
谁也不是一生下来就这样的,非得是受了大的打击,对世界失望透顶了,才会这样。
庄周的这种对世界的绝望是从老子那儿来的,老子已经够绝望了,庄周比他还绝望。他们抱的希望太大,忍受不了更大的失望,不如绝望起来,给自己省去不少痛苦。
孔子不事生产,庄周事。辞官归隐后,庄周以编草鞋为生。《庄子》那些天马行空的故事说不定都是编草鞋的时候饿着肚子想的,古代的哲人之所以有穷的传统,可能是因为干活儿老分心吧。
二、庄周到底在说啥?
《庄子》说到底是哲理散文,可它实在难以总结。
《庄子》的核心是“道”,“道法自然”,是自然真理的显现,庄周是让我们好好处理和自然的关系。知识分子都在教人际,庄周却觉得大家太在乎自己,于是走出来告诉我们:世界上除人之外还有更为广大的世界,比如自然。
《庄子》的可操作性很差,首先是他要求太高。
《逍遥游》里讲“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做到这些,在庄周眼里也不过是一只蜩鸠,一只斥鴳而已。
我们觉得列子御风而行已经很厉害了,他却说列子还需要依赖风,应当连风也舍去,飘然出世,这样的话,还有哪里不能去呢?世界于你而言,已经没有阻碍了,“人生海海,随性遨游”。
可是要是有人提问:如何才能不被外物束缚呢?庄周会回答你:你要问这样的问题,那你就达不到逍遥的状态了。
所以《庄子》很难用平常所谓的读懂来评价。
子学时代,百家争鸣。曼海姆将知识分子形容为漫漫长夜的守更人,周朝有名的的守更人恐怕有好几百。除庄周外,咱们熟悉的还有孔子和老子。
和现在的知识分子一样,他们的人生都挺坎坷。
就精神状态而言,老子是老年,孔子是中年,庄周是青年,青年才敢肆意想象,无所不能呢。
就职业而言,老子像退休知识分子,在家等人求道;孔子像不得志的中年干部,又像个马克思主义大妈。明知道他是为你好,可就是不太想听他的话:真听他的得多累啊;庄周则是个不知来历的年轻人,整天胡扯,也不在乎人家说什么。
这三个人凑巧被历史搁在了一个时间单位。大家都是聪明人,都不愿意跟乱世服软低头。老子不算,他的低头是假低头,扮猪吃老虎。
时世毕竟艰难,子们都在谈生存,庄周也谈。
他是个怀揣个人主义的子,让大家努力做“材与不材之间”那个难以形容的东西。
好多人不赞成庄周的想法,惠子说庄周的想法大而无用,张岱年说庄周是“一棵不结果实的花”,又都说庄周消极。
可为什么人不能消极?消极怎么了?碍你事了吗?为什么非得管着大家都去做积极的人?我觉得逼人积极是一种无理的压迫,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南墙要撞,随他去好了。
好几个子都有乌托邦,多是政治理想。
孔子的乌托邦是“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老子的是“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孔子的乌托邦里还有人的存在,而庄周的乌托邦就只剩下一棵大树了。这有什么意思呢?我也不明白。
《庄子》有很强的“知识分子的悲剧使命感和悲剧命运”(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这样的悲剧性屈原也有,但屈原的悲哀是现实的悲哀,通过人为努力还有办法弥补的悲哀。庄周的悲哀则是哲学的悲哀,是以前就有,以后也会一直存在的悲哀。
庄周死了,死在《列御寇》里。老子西出函谷,孔子郁郁而终,韩非被杀,诸子多有去向,就庄周连个卒年都没留下。
三、庄周在人间
庄周影响了中国文人的人生理想和终极追求,陶渊明、李白、苏轼,许多著名的文人都是道家,李白还自己去做过道士。
其中以陶渊明继承得最为彻底,连他的穷和抵死不仕一齐拿了过来,躬耕垄亩,困顿而终。
文学上,赋体的铺排有《庄子》的影子,游仙诗也算《庄子》的延续。庄周梦蝶,因为实在浪漫,被许多诗歌和戏曲拿去当题材。
鲁迅写《说剑》,金庸在小说里造了个逍遥派,门徒全以《庄子》的篇名命名,郭靖练功讲无用之用,周伯通骑鲨遨游,全是在讲《庄子》。
虽然庄周不怎么理大家,人们对他还是很亲切的。道教尊老子当创教真人,不能薄待了庄周,所以给他安上了太白金星的封号,估计庄周不会喜欢。冯梦龙写《庄子休鼓盆成大道》,京剧演《大劈棺》,恐怕庄周也不会喜欢。不过不要紧,他不喜欢的太多了,多这么两个,他也不会在乎了。
近些年有部叫《大鱼海棠》的电影,讲了掌管海棠花的少女椿帮助人类少年鲲的故事,鲲最终成为“其翼若垂天之云”的大鱼,去往北冥。
故事虽然有点儿弱,却是庄周的一点遗泽。等到《王者荣耀》,居然给庄周画上一头绿头毛,骑着条鱼上天入地。出走一生的庄周,恐怕永远想不到自己会以这样的方式进入人群吧。
庄周虽然不在人间了,人间却永远记着他。
END
作者简介:80后,10年金融从业者,斜杠青年,新手父亲,热爱演讲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