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硬核全能文艺才女
TUhjnbcbe - 2025/1/20 17:20:00

词,作为李清照这名字承载的最重要的部分(字数略多),我想以此结尾。其他部分请看:

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硬核全能文艺才女(1)

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硬核全能文艺才女(2)

01词中女帝李清照:词别是一家

李清照与柳永一起作为婉约词的代表,清代的沈谦称:“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说他们的词才是词本来的面貌。

关于词到底是怎样写,好词的标准是什么,历来众说纷纭。今天我们既欣赏“杨柳岸晓风残月”,也欣赏“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不过在最早时候,人们认为词是诗余,是与诗歌不一样的,要有自己的特色。

所以,李清照在《词论》一文中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强调了词与诗的分野,强调词配合词牌所对应的曲调演唱的重要性,强调了词不同于诗的音乐性所在,并在《词论》一文中通过对前辈词作的评价中,系统地阐述了自己所认为的优秀词作的标准。

逮至本朝,礼乐文武大备。又涵养百余年,始有柳屯田永者,变旧声作新声,出《乐章集》,大得声称于世;虽协音律,而词语尘下。

这是评价柳永,肯定了柳永对词的创新,说明他的词音律协和,《乐章集》的传世,确立了他在宋词大家中的地位。但词句却俗不可耐,甚至有的很低俗。

这其实无怪与柳永才华,因其一身不得志,只能在勾栏瓦肆中流连,所作词大部分是给这些歌女娼妓唱的,当然不需要太过文雅。李清照作为以女子,对此可能会更加在意。

又有张子野、宋子京兄弟,沈唐、元绛、晁次膺辈继出,虽时时有妙语,而破碎何足名家!

又有张子野(张先)、宋子京(宋祁)宋公序(宋庠)兄弟以及沈唐、元绛、晁次等人辈出,虽然时时有妙语传世,但却整篇破碎,不能称为名家。

这些评价是基本属实的,比如张先“云破月来花弄影”等句被称为“张三影”,但是名作不多。

至晏元献、欧阳永叔、苏子瞻,学际天人,作为小歌词,直如酌蠡水于大海,然皆句读不葺之诗尔。又往往不协音律,何耶?盖诗文分平侧,而歌词分五音,又分五声,又分六律,又分清浊轻重。

到了晏元献(晏殊)、欧阳永叔(欧阳修)、苏子瞻(苏轼)这些人,他们学究天人,填这些小歌词,应该就象是拿着葫芦做的瓢去大海里取水一样容易,但是写出来的词全都是长短不一诗罢了,往往不协音律,这是为什么?这是因为诗和文章只分平仄,但词却要分五音(宫商角徵羽),又分五声(阴平、阳平、上、去、入),又分六律(黄钟、太簇、姑洗、蕤宾、夷则、无射),还要分发音的清、浊、轻、重。

而这些大家都没有在音律上满足这些,李清照认为他们还是按照诗歌的写法来写词,对此颇不赞同。内容上如何?李清照应该是认可的,“作为小歌词,直如酌蠡水于大海”,从中大概可以看出对才华、内容的赞同。

王介甫、曾子固,文章似西汉,若作一小歌词,则人必绝倒,不可读也。乃知词别是一家,知之者少。后晏叔原、贺方回、秦少游、黄鲁直出,始能知之。又晏苦无铺叙。贺苦少典重。秦即专主情致,而少故实。譬如贫家美女,虽极妍丽丰逸,而终乏富贵态。黄即尚故实而多疵病,譬如良玉有瑕,价自减半矣。

王介甫(王安石)、曾子固(曾巩),他们的文章有西汉时风格,很是绝妙,但如果他们作词,只怕会让人笑倒,因为这样的词读不下去。这样我们就知道了,词别是一家,但知道的人却不多。后来晏叔原(晏几道)、贺方回(贺铸)、秦少游(秦观)、黄鲁直(黄庭坚)一出,才得词中三味。但是晏几道的词短于铺叙,贺铸的词短于用典。秦观的词却致力于婉约、情深一片,词中却少了实际的东西,就像一个贫穷人家的美女,虽然长得很漂亮,打扮也很时尚,但骨子里却始终缺乏那种与生俱来的富贵气态。黄庭坚的词内容倒是充实,却有些小毛病,就象一块美玉,却有些斑点,所以价值自然要打些折扣了。

你听听,你看看,这些批评议论,仿佛女帝指点江山。诸多前辈包括她父亲的老师苏轼,师祖欧阳修等人,她批评起来也不手软。可见是真正的爱词之人,也是真正有点底气。

但是许多批评,从今天来看仍然是很有道理的,“词别是一家”这从文体的本质区别上分隔开了诗与词。对苏轼等人的“以诗为词”论调也是后代文学史上的重要观点。

02多变李清照:各种风格各种美,你要的样子我都有

说到李清照,大部分人还停留在婉约词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的凄苦中,或者是“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愁绪里。但是李清照可并不仅仅有这些,否则她也不会被冠以“千古第一才女”的名头。

点绛唇宋·李清照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这是李清照少女时的作品(也有人为是伪托李清照之作),写尽少女纯情腼腆的神态。上片荡完秋千的精神状态。词人不写荡秋千时的欢乐,而是剪取了“蹴罢秋千”以后一刹那间的镜头。“纤纤手”语出《古诗十九首》:“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借以形容双手的细嫩柔美,同时也点出人物的年纪和身份。

下片写少女乍见来客的情态。她荡完秋千,正累得不愿动弹,突然花园里闯进来一个陌生人。“见客入来”,她感到惊诧,来不及整理衣装,袜子都没有穿好就急忙回避。“和羞走”三字,可以侧面看出可能来的是一位少年,这里把她此时此刻的内心感情和外部动作作了精确的描绘。但是少女怀春,总是好奇,于是“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二句描绘了这位少女怕见又想见、想见又不敢见的微妙心理。最后她只好借“嗅青梅”这一细节掩饰一下自己,以便偷看几眼。精妙地写出了少女的娇羞与好奇。

细腻、清新、自然,这是李清照词作早期尤其是少女时期的风格,比如之前说过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和《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成婚初期,她也有许多这种风格的作品。

浣溪沙·闺情宋·李清照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

此词写一位美丽的女子精心打扮后去与心上人幽会,又写信相约其再会的情景。上阕主要描写女主人公的美丽的妆饰和容貌,“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面如芙蓉花,美;然后又精心妆扮,更美。这样的美没有白白辜负,“眼波才动被人猜”,说明郎有情妹有意。

下阕则深入剖析女主人公的行为及心理活动。她心里有申请,又不好直接言说,所以全写在信上塞给对方,然后约定下一次再会的时间。最后一句颇有“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意思。写出了少女既满心爱慕,又矜持娇羞的情貌。

词中采用了比拟、衬托、细节描写、侧面描写等方法,语言活泼自然,然而相比《如梦令》等,可以看出用词华丽了不少,如同美女又经过了脂粉的妆扮。

减字木兰花宋·李清照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这首词作于词人与夫赵明诚新婚燕尔之时,二人你侬我侬,心中充满对爱情的热情。全篇通过买花、赏花、戴花、比花,生动地表现了年轻词人天真、爱美、自信的性情。买来一枝花,簪在头上,然后叫丈夫说说是花好看还是人好看。这样送命题看来古已有之,爱美之心也是人皆有之。就不知道赵明诚是怎么回答的?整首词语言生动活泼,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它截取了李清照新婚生活的一个侧面,显示她率真、自信的独特个性。 

经过一段甜蜜的新婚岁月,赵明诚要外出做官,两人时常分隔两地。所以李清照这段时期的词作多有离别愁绪萦绕,多是思念丈夫之词。《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的“人比黄花瘦”和《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之前在其他篇章有说过就不反复提了。我们来看另一首作品。

凤凰台上忆吹箫宋·李清照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上片前几句都是写丈夫离家后,每日懒懒的,也不整理被褥,也不梳妆打扮,因为“女为悦己者容”,每人欣赏打扮给谁看呢?所以她说“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想说又没有人可说,还是罢了。李清照紧接着说她瘦了,但这不是因为因为生病或贪杯,也不是悲秋所致,实际上就是思念令人瘦。

下片借“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阳关三叠》,说离歌唱了千万遍也留不住要走之人。武陵人,用刘晨、阮肇典故,借指心爱之人。秦楼,一称凤楼、凤台。相传春秋时有个萧史,善吹箫,作凤鸣,秦穆公以女弄玉妻之,筑凤台以居,一夕吹箫引凤,夫妇乘凤而去。所以爱人别离,“我”以后只有天天在楼上盼你归来。而每日的期盼,又是一段新的思念产生。

这首词是李清照写在婚后不久,赵明诚离家做官之际,表达出了她对丈夫的深情思念。

南渡之后,尤其是赵明诚亡故之后,国恨家仇在李清照心里留下了深深伤疤,她的愁绪更加浓烈,也不再局限于对丈夫、亲人的思念了。

武陵春·春晚宋·李清照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这首《武陵春》是作者中年孀居后所作,借暮春之景,写出了词人内心深处的苦闷和忧愁。语言明白但意境深远,有言尽而意不尽之美。“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把那种历尽悲苦,物是人非之后的心酸和痛苦却有找不到人倾诉的孤独感写得淋漓尽致。“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明白如话,却语含千金,都是内心倾倒不出的愁绪和苦闷啊。

李清照在这首词里用深沉忧郁的旋律,塑造了一个孤苦凄凉漂泊无依的才女形象。这样的凄凉孤独、愁绪苦痛,在《永遇乐·落日熔金》和《声声慢·寻寻觅觅》中达到顶峰。但是,如果简单被这些愁绪、苦痛压垮了,那就不是笔下写出“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李清照了。

渔家傲宋·李清照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这是一首记梦词,大气磅礴,形象奇幻,意境缥缈,富有浓郁的浪漫主义气息。如果不看署名,你或许会以为是豪放派某位大家的作品。

词一开头,便展现一幅辽阔、壮美的画卷。天地茫茫一片全被云雾遮盖,词人从颠簸的船舱中仰望天空,天上的银河似乎在转动一般。无数的舟船乘风破浪飞舞前进。亦真亦幻,壮美大气。词人感觉来到了天帝之所,天帝问她意欲何往,意欲何为。

下片是词人对天帝(或者是自己)的作答,“我报路长嗟日暮”仿佛屈原在《离骚》中所表达的不惮长途远征,不辞辛劳的“上下求索”的情怀。“学诗谩有惊人句”,化用杜甫“语不惊人死不休”之意,是词人在天帝面前倾诉自己空有才华而遭逢不幸,奋力挣扎的苦闷。是的,她有才华,有家国情怀,然而她作为一个女子,更加是才华无处施展,报国无门。

组后词人化用《庄子·逍遥游》中的句子,说“九万里风鹏正举”,要像大鹏那样乘万里风高飞远举,离开这让人伤痛的现实社会。让“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渴望有一片如蓬莱仙岛一样的净土可以自由自在地生活,可以无忧无虑地生活。她把真实的生活感受融入梦境,把屈原《离骚》、庄子《逍遥游》等传说意境写入词里歌唱,使梦幻与生活、历史与现实融为一体,气势宏伟,缥缈浪漫,充分显示了李清照巾帼不让须眉的气概。

鹧鸪天·桂花宋·李清照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最后,以她的这一首咏物词结尾吧,她就如自己词里面所说的“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她就是李清照,不需要像其他人,骨子里自透出的就是第一流的气概!

(喜欢就请点个赞,

1
查看完整版本: 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硬核全能文艺才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