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初中古诗文理解与练习北冥有鱼
TUhjnbcbe - 2025/1/24 22:09:00

《北冥有鱼》

北(1)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2)怒而飞,其翼若(3)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4)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5)是则已矣。

一、作者简介

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人。战国中期道家学派代表人物,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庄学的创立者,与老子并称“老庄”。

庄子因崇尚自由而不应楚威王之聘,仅担任过宋国地方的漆园吏,史称“漆园傲吏”,被誉为地方官吏之楷模。他最早提出的“内圣外王”思想对儒家影响深远。他洞悉易理,指出“《易》以道阴阳”,其“三籁”思想与《易经》三才之道相合。其文想象丰富奇特,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被称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其作品收录于《庄子》一书,代表作有《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等。

据传庄子尝隐居南华山,卒葬南华山,故唐玄宗天宝初,被诏封为南华真人,《庄子》一书被奉为《南华真经》。

作者轶事

1.鼓盆而歌

庄子晚年丧妻,惠施闻讯,前去吊唁。他是庄子的老朋友,此时已非梁国宰相,不必再摆官架子了,有必要去安慰庄子。

庄子家居陋巷,马车进不去。巷口下了车,惠施走进去。庄子的长子跪在门外迎接吊客,口称:“俺娘给伯父道谢了。”惠施扶起孝子,说了两句按照礼仪应说的话,然后面罩悲悯之容,很严肃地进了大门,步入灵堂。

庄子坐守棺旁,两腿八字张开,撮箕似的很不雅观,手拍瓦盆伴奏,毫无愁容,放声歌唱。看见惠施吊丧来了,也不招呼,仍唱他的。惠施说:“伉俪多年,同床共枕,她为你养儿成人,自己送走青春,老了,死了。你看得淡,不哭也行,可你,唉,竟然敲盆唱歌。你不感到做得太过分了吗?”

庄子说:“你说错了。我也是人啊,哪能不悲伤。但我不能一味的受感情支配,还得冷静地想想呀。我想起从前,那时她未生,不成其为生命。更早些呢,不但不成其为生命,连胚胎也未成。更早些呢,不但未成胚胎,连魂气也没有。后来恍恍惚惚之际,阴阳二气交配,变成一缕魂气。再后来呢,魂气变成一块魄体,于是有了胚胎。再后来呢,胚胎变成幼婴,她生下来,成为独立生命。生命经历了种种苦难,又变成死亡。回顾她的一生,我联想到春夏秋冬时序的演变,多么相似哦。现在她即将从我家小屋迁往天地大屋,坦然安卧。我不唱欢送,倒去嗷嗷哭送,那就太不懂得生命原理了。这样一想,我便节哀,敲盆唱起歌来。”

惠施双手奉上一袋赙金,放入瓦盆,暗自骂了一句“活见鬼”,便告辞了。

2.材与非材

庄子在山中行走,看见一棵树长得很美很高大,枝叶很茂盛,伐木者停在那棵树旁却不伐它。庄子问他这是什么原因,伐木者回答说:“这棵树没有什么用处。”庄子说:“这棵树因为不成材,结果得以终其天年了。”

庄子出了山,来到县邑,住在老朋友的家里。老朋友很高兴,准备酒肉,叫童仆杀一只鹅款待他。童仆请示道:“一只鹅会叫,一只鹅不会叫,请问杀哪只?”主人的父亲说:“杀那只不会叫的。”

第二天,弟子向庄子问道:“昨天山里的树因为不成材而得以终其天年,现在这位主人的鹅却因为不成材而被杀死,先生您将在成材与不成材这两者间处于哪一边呢?”

庄子笑着说道:“我将处于成材与不成材之间。成材与不成材之间,似乎是合适的位置,其实不然,所以还是免不了遭到祸害。如果遵循道德行事,就不是这样了:既没有美誉,也没有毁辱,时而为龙,时而为蛇,随时势而变化,而不肯专为一物;时而上,时而下,以顺应自然为准则,在万物的原始状态中漫游,主宰万物而不被万物所役使,那么怎么会遭到灾祸呢?这就是神农、黄帝所取法的处世原则。至于万物之情,人伦相传之道,就不是这样了。成功了就会毁坏,强大了就会衰微,锋利了就会缺损,尊贵了就会受到倾覆,直了就会弯曲,聚合了就会分散,受到爱惜就会被废弃,智谋多了就会受人算计,不贤德就会受人欺辱。怎么可以偏执一方而加以依仗呢?”

二、写作背景

《北冥有鱼》选自《庄子集释》。《庄子》艺术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

三、课前小测

A.解释文中加点字的含义

(1)冥:(2)怒:(3)垂:(4)志:

(5)去:(6)是:

B.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2.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3.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4.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C.根据文章内容,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北冥有鱼》疑问中讲了哪几层意思,作者笔下的“鹏”是个什么样的形象。

答:主要写了两层意思,一是鱼变为鸟,鲲变为鹏,描绘了鹏的变化和展翅高飞的情景;二是“鹏鸟南飞”有所待。鹏的形象:形体硕大无朋,变化神奇莫测,奋飞气势壮美。

2.“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一句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答:此句运用丰富的想象,奇特的夸张,描写了鲲鹏振翼拍水,盘旋飞向九万里高空的形象,这一形象能激发人的豪情壮志,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击”“抟”等字传神、生动,让人产生丰富的想象和联想。

四、原文阅读训练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13题。(15分)

北冥有鱼

北冥有鱼....亦若是则已矣。

7.下列句子中“是”的意思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2分)

A.亦若是则已矣B.是进亦忧,退亦忧

C.是谓大同D.今夕是何年

8.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

A.北冥有鱼,其名为鲲B.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C.困于心,衡于虑D.其人舍然大喜

9.请你写出与“鹏”有关的成语或诗句。(1分)

参考答案:

7.D

8.B

9.(1分)示例:鹏程万里(或示例:九万里风鹏正举)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0~12题。(9分)

北冥有鱼,......亦若是则已矣。

10.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志怪者也志:记载。

B.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上:向上。

C.生物之以息相吹也息:气息,这里指风。

D.其远而无所至极邪极:至。

1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2)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12.文章借鲲鹏的寓言说明了什么道理?(2分)

答案:

10.D解析极:尽头。

11.(1)这只鸟,海水运动的时候就要迁徙到南海去了。(2)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

12.说明了人世间万事万物都“有所待”,都未能摆脱世俗的束缚。

五、对比阅读训练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9-13题。

北冥有鱼

《庄子二则》

北冥有鱼.....亦若是则已矣。

9、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3分)

(1)怒而飞()

(2)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3)亦若是则已矣()

10.翻译下列句子(4分)

(1)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2)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11、对此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浓墨重彩的描绘出一幅大鹏扶摇直上九万里,从北海飞往南海的壮丽图景。

B.文中的大鹏是一个伟岸强大的形象,这样的形体中蕴含着无比强大的力量。

C.世间万物都是生物气息的吹动的结果,所以即使如同鹏鸟一般的强大,依然要借助风力才可以扶摇直上九万里。

D.本文前三句以排比的形式联结成一个整体,结构严密,读来语气连绵,音律流畅。

列子学射,中矣,请于关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对曰:“弗知也。”关尹子曰:“未可。”退而习之,三年,又以报关尹子。尹子问:“子知子之所以中乎?”列子曰:“知之矣。”关尹子曰:“可矣守而勿失也非独射也为国与身亦皆如之”

12.对文中划线句子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3分)

A可矣守/而勿失也/非独射也为国与身/亦皆如之

B可矣/守而勿失也/非独射也/为国与身亦皆如之

C可矣守/而勿失也/非独射也/为国与身亦皆如之

D可矣/守而勿失也/非独射也为/国与身亦皆如之

13.选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请结合自身经历说一说。(3分)

答案:

9、(1)怒: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2)抟:盘旋飞翔(3)是:这样

10(1)大鹏迁往南海的时候,振翼拍水,水浪远达三千里

(2)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

11、D

12、B

13、列子学射的道理是学习做事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掌握了规律,才能把事情办好。比如:学习的时候不能心存侥幸,必须要掌握方法,举一反三,让偶然变成必然。

二、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回答10——15题

北冥有鱼,其......亦若是则已矣。

(选自课文《庄子二则》)

楚庄王欲伐越,庄子谏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乱兵弱。”庄子曰:“臣患①智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②。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跻③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王乃止。

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曰:“自见之谓明④。”

(选自《韩非子·喻老》)

注释:①患:担忧②睫:眼毛

③庄跻:楚国的大盗,实为人民起义领袖,与楚王不同时,系寓言假托。

④明:眼睛明亮,引申为明智

10.(1分)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标2处)

庄跻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

11.(2分)解释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

(1)怒而飞怒:________

(2)志怪者也志:________

(3)楚庄王欲伐越伐:________

(4)王乃止乃:________

12.(2分)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化而为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

B.安知鱼之乐/王之伐越,何也

C.去以六月息者也/不以千里称也

D.不知其几千里也/安求其能千里也

13.(4分)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4分)从课文的节选部分来看,庄子笔下的“鹏”是个什么样的形象?写出一个与“鹏”有关的文学形象或一句诗词名句或一个成语。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0.庄跻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

11.振动翅膀记载想要于是

12.D

13.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

14.大王的军队被秦、晋打败后,丧失土地数百里,这说明楚国军队软弱。

1
查看完整版本: 初中古诗文理解与练习北冥有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