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从于丹到蒙曼,国学大师沦为文化小丑,
TUhjnbcbe - 2025/1/27 2:22:00

为学须先立志这是朱熹的一句名言。但是容易的是立志,最难的是做到,如果准备好了立志,是否就能摒弃学习了呢?就比如找准了事业,却不选择改变与创新,那么这个结果是显而易见的了。

《论语·为政》中也曾告诉我们君子不器,有修养的人,不会只局限于原本会的东西而是不断地去吸收新的知识,扩充自己。

于丹正在演讲

成功绝非偶然

年6月28日,在北京的一个书香世家降生了一个女孩—于丹。她的父亲是一位国学爱好者,使得她从小在文学的环境下不断得到熏陶,让她对于文学的热情也十分强烈。

她不断学习着国学知识,使自己得到了充实与沉淀。终于,她等来了展示自己的机会,而这次,使她在一夜之间爆红。

于丹签名售书

年,于丹接受到了一个邀请,在《百家讲坛》中带领着广大观众们一起感受国学《论语》,她的解说有着独特的个人风格,给观众带来了不一样的鸡汤式解读,让无数观众发现了《论语》的独特魅力,发现《论语》也能这样地简单易懂。

于丹迅速地来到大众的面前,成为大家喜爱的对象,她渐渐地被大家赋予国学大师的称号,她使得更多的人开始学习和了解我们的国学文化,甚至在后期还产生了于丹现象。

于丹接受采访

跌落神坛

随着于丹的大火,《百家讲坛》又不断推出了于丹对《庄子》的解读,依然是赢得了许多人的热爱。于是于丹受到了越来越多的电视节目的邀请,当然,她也如大家所期待的那样不断的传播着中国传统文化,她的形象不断的深入人心。

直到年的到来一切开始发生变化。于丹在北京大学进行演讲,还没有登上讲台,台下的北大学子已经是骂声一片了,于丹尴尬不已,最后她已一句一切尽在不言中结束了这场演讲。

于丹发表评论

事发之后有人出来解释,当时学生们希望接下来的演讲也由老艺术家来完成,但最后上台的是于丹。而于丹当时的穿着在那种场合并不是很适合的。

这样的事情并不是第一次发生了,大众对于丹的态度发生改变还要从她成名的那些书说起,刚开始的她收到了不少的好评,但之后人们发现她的作品其实是华而不实。

于丹所解说的《论语》虽受大众的喜爱但在学术界一直没被认同,更多学者认为于丹对《论语》的看法只是自己的想法而已,并没有对其进行客观的解读。

再次之后于丹在公众的形象也大打折扣,比如说,如果酒店的房间没有达到她的要求,她会呵斥助理,做出这样很没素质的事情,并且她的包装也偏离了一个国学大师该有的模样。

国学大师蒙曼

人无完人。蒙曼也曾因为在最简单的问题上出现了不少的失误,使她受到了不少的质疑。蒙曼因为在《诗词大会》上的表现,让她的专业能力开始让大众产生了怀疑,大家开始猜测这位传说中的文学大师到底才学如何?

蒙曼作为评委

大家熟知《中国诗词大会》的,应该都知道蒙曼一直都是评委。她在诗词方面有着独特的见解和看法,还有着特殊的记忆方式。她总是联想诗词所形成的画面,然后将它们理解通透并记住。随着她的联想,在我们眼前就会展示出一副生动的画卷,让更多的人喜欢上诗词。

她把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完美地呈现在了我们的眼前。她生长在家庭环境书香氛围浓厚,父母都是大学教师,也许是父母的原因,她从小的愿望就是长大后成为一名教师,她希望自己也能教书育人,桃李满天下。她不断的努力,最后完成了自己的心愿成为了一名大学教师。

一个机会使她得到《百家讲坛》演讲人孟宪实的推荐,使她凭借着自己的实力,成功地走进了《百家讲坛》。开始得到大家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从于丹到蒙曼,国学大师沦为文化小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