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努力追求,由地徒于天,便是人生的源动力
TUhjnbcbe - 2025/2/7 16:52:00

中国人是讲究思辨的,而逻辑正是思辨的基础。那么,我国传统文化逻辑藏在哪里?

其实,就是在思想体系之中。

老子的“天地不仁”;孔子的“道之以德,齐之以礼”。都是经过长久思辨,复杂的逻辑体系的系统认知论。但是逻辑思维太多,一味强调逻辑不免脱离社会意义,成就反而低了。

庄子是一位逻辑思维超一流的哲学家,他以雄奇的笔墨写就了《庄子》这本哲学著作。它将奇绝的文学与深奥的哲学巧妙畅达地合二为一,很难找到第二本书能与之相提并论。

体、用、辩是庄学的三位一体,贯通于《庄子》全书。

“体”即本体,是立论,是庄学的根本;“用”即作用,是就事论事,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辩”是体、用框架意外的答疑解惑。

体、用、辩是《庄子》一个基本的分层机构,尚且不足为奇,不过,与此同时,《庄子内篇》竟然还采用了一个较为庞大的闭环串联结构:在此七篇,每一篇的结尾都与顺承相连,最后一章的结尾又与首尾相呼应,从而构成了另一个维度的完美。

《庄子》的妙处还有很多,难以尽述。文辞为枝叶,逻辑是根本,二者巧妙圆融地相生相成,臻于化境,这就是《庄子》独特的灵魂。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左,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徒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开篇的用极“逍遥”的方式讲了一个“游”于世间的故事。耐人寻味的故事,远胜于枯燥的说理。

这里包含了几个含义:一、小即是左,大即是小。二、大小将转化,事物会成长。三、名字只是代号,内涵才有意义。

开篇即寄寓主旨,隐隐抛出“人要去往何方”的大命题,之后,又从各个角度对此加以阐释。

“北冥虽大,岂是囚我之所?”是第一中视角,讲述者点出问题的内核。北冥,暗示为“地池”;南冥,明示为“天池”。努力追求,由地徒于天,便是人生的原动力。

庄子的文章,想象力很强,文笔变化多端,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并采用寓言故事形式,富有幽默讽刺的意味,对后世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其超常的想象和变幻莫测的寓言故事,构成了庄子特有的奇特的想象世界,"意出尘外,怪生笔端。”

《逍遥游人间》——陈可抒评注

清晰明了的解释,浅显易懂,初学的文学爱好者也非常适合,是一本非常不错的工具书。喜欢《庄子》的书友,值得一看。

1
查看完整版本: 努力追求,由地徒于天,便是人生的源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