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613庄子杂篇外物三
TUhjnbcbe - 2025/2/9 17:57:00

任公子为大鉤巨缁(1),五十犗以为饵(2),蹲乎会稽(3),投竿东海,旦旦而钓(4),期年不得鱼(5)。已而大鱼食之(6),牵巨鉤,錎没而下(7),鹜扬而奋鬐(8),白波如山,海水震荡,声侔鬼神(9),惮赫千里(10)。任公得若鱼(11),离而腊之(12),自制河以东(13),苍梧已北(14),莫不厌若鱼者(15)。已而后世辁才讽说之徒(16),皆惊而相告也。夫揭竿累(17),趣灌渎(18),守鲵鲋(19),其于得大鱼难矣。饰小说以干县令(20),其于大达亦远矣(21),是以未尝闻任氏之风俗(22),其不可与经于世亦远矣(23)。

(1)任公子:任国的公子。任国在今山东济宁南五十里,亡于战国时。为:做。缁(zī):本义:黑色的丝织品。此指黑绳。

(2)犗(jiè):即阉过的牛。(3)会稽:山名,在今浙江省中部。

(4)旦旦:天天。(5)期年:一周年。(6)已:不久。(7)錎:下沉。通“陷”。

(8)骛(wù):纵横奔驰。奋:本义是鸟张开并振动翅膀。鬐(qí):通“鳍”。

(9)侔(móu):齐等,相等。(10)惮赫:声势浩大。惮(dá):通怛。震赫,撼动:赫:明显,显著,盛大:显赫。

(11)若:这样。(12)离:割;分割。腊(xī):本义是“干肉”。

(13)制河:即浙江。(14)苍梧:即苍梧山,又名九嶷山,在湖南宁远县内。已:通“以”。(15)厌:吃饱,满足。

(16)辁(quán):浅薄。讽说:道听途说。(17)揭:举。累:细绳。

(18)趣:通“趋”,奔向。灌渎;即灌溉用的小沟渠。渎(dú):本意是指水沟,小渠。

(19)鲵鲋:泛指小鱼。鲵(ní):两栖动物,身体长而扁,外表类似蜥蜴类,但无鳞片。鲋:即鲋鱼。

(20)小说:指浅薄、琐屑的言论。干:求。县:通“悬”。凭空设想。令:本义为命令;引申出美、善的意思。

(21)大达:大通于至道;或谓通达之大道。

(22)风俗:风度。(23)经于世:谓治世。

任国公子做了个大鱼钩系上粗大的黑绳,用五十头阉过的牛做钓饵,蹲在会稽山上,把钓竿投向东海,天天都这样钓鱼,整整一年一条鱼也没钓到。不久大鱼吞食了鱼饵,牵着巨大的钓钩,急速向海底沉没,又竖着它的大鳍纵横奔驰,掀起如山的白浪,海水剧烈震荡,涛声如同鬼哭神嚎,震惊千里。任公子钓得这样一条大鱼,将它剖开制成鱼干,从浙江以东,到苍梧以北,没有谁不饱餐过这条鱼的。这以后世间那些见识浅薄道听途说之人,都大为吃惊奔走相告。他们举着钓竿细绳,奔跑在山沟小渠旁,等着小鱼上钩,想钓到大鱼那就很难很难了。犹如想修饰浅薄的言辞以求得凭空设想的美名,这对于达到通晓大道实在太远了。因此说不曾了解过任公子有所大成气度的人,要想参与治理国家,怕也是很久很久以后的事。

第三部分主要是描绘任公子钓大鱼的故事。读后,首先是被任公子气魄宏大的举动所震撼。任公子做大钩巨绳,用五十头牛当钓饵,蹲在会稽山上,把钓竿投向东海,一心钓大鱼,气魄是何等的宏大,而且天天如此,整整坚守一年毫不动摇,可见其坚韧不拔的毅力。最终钓到的大鱼有多大?没有明说,但从鱼“鹜扬而奋鬐,白波如山,海水震荡,声侔鬼神,惮赫千里。任公得若鱼,离而腊之,自制河以东,苍梧已北,莫不厌若鱼者”的描述中,可以想象其大无比。此寓言随后则成为典故,屡屡被士人引用,借以抒情言志。如:宋?王安石:“任公蹲海滨,一钓饱千里。”;宋?辛弃疾:“更任公五十犗为饵,使海上人人厌腥味。”等,可见其对后世的影响有多么的深远。

二是说明,要想成就一番大事业,不仅要胸怀大志,坚韧不拔的毅力,而且要有雄才大略。任公子能钓到大鱼,如何把五十头牛的钓饵投入东海,尤其是当大鱼食饵吞钩后,如何把它降服,文中只讲了结果,没有详述其过程。凡钓鱼者都明白,大鱼吞钩后,会拼命挣扎逃窜。这时钓鱼者如果心如火烧焦躁万分,抑制不住内心利欲之火造成操作失误,鱼就会脱钩而去,前功尽弃。所以如何把鱼降服,就要有谋略,要有降服它的本领,内心沉着、冷静方可稳操胜券。这也就是第一部分所提醒人们的必须认真对待外物的不确定性。如何认真对待?任公子的行为给出了答案。

1
查看完整版本: 613庄子杂篇外物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