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接触散文还是中学时读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藤野先生》,再到后来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朱自清的《春》、《背影》和《荷塘月色》等。
那时还不能理解作者文章背后的深意,只感觉文字很美。
年纪渐长,生活的磨砺和工作阅历,才让人略懂散文所传递的是生活的诗意。
这诗意是作者敏锐的观察力、与万事万物共情的能力、深厚且丰富的想像力和对人生的思考力。是他们的文字使我们心灵受到触动,让我们蜷缩在生活一隅却也拥有豁然开朗的心情。
原来,散文就是浅浅深深的聊天,与你看不到智者交谈。
1、关于成长:橡皮擦不掉的岁月痕迹
网上有这样一则问答:“如果有时光门,你最想回到哪个人生阶段?”网友们的回答五花八门不尽相同,但最多的回答却是回到童年。
苏童的童年留在了水缸里,他在《水缸里的文学》中写道:“这么多年来,我其实一直在写作生活中重复那个揭开水缸的动作,从一只水缸中看不见人生,却可以看见那只河蚌,从河蚌里看不见钻出蚌壳的仙女,却可以看见奇迹的光芒。”
他的文学梦萌芽于一口水缸,是现实激活了他的梦想,并与他的身体一起生长、成熟。
细读他的文字,不是一点点感触和感动,而淋漓成雨,笼罩天空。
想起自己彼时看过的《九色鹿》、《花仙子》、《阿凡提》、想起黑板上老师为我们作的那首诗、想起酸酸甜甜的初恋、想起爷爷葬礼上丢到棺材上的白帽子、想起橡皮也擦不掉的那些岁月痕迹。
那时年幼无知,却自以为什么都懂;那时心很小,以为村子就是整个世界;那时成长心切,总以为羽翼丰满就可以振翅翱翔天际。
独独忘记了成长是需要时间和耐心的,只有走过童年、走过青春、走过中年,才能认识童年、认识青春,认识生活,少一步也不能抵达现在的你。
当我们回首往事,很多画面会如电影片段浮现在眼前。友人的渐行渐远、事业上的进步或搁浅、被误解的困惑、美丽的错误等。
慕然回首,才明白,那不过是人生修行路上的一道道坡。当时我们并不能领悟,只有走过,才能懂得。
2、关于友谊:穿越时空的金兰之契当
历史以漫画的形式呈现在你面前时,你会慨叹古人的才情,同时,又会被今人的脑洞所折服。
近日,在朋友圈刷到几幅漫画《假如古人也有朋友圈》,看着古人们在各自己的朋友圈内大秀友谊,或损、或褒、或真诚,着实羡煞今人。
《人间值一笑》中赵丰写的《庄子向西,尼采向东》就以天马行空的想像力,把二千年前后的两个八杆子打不着的人,硬拉一块,成就了一段金兰之契。
写出了惺惺相惜和依依不舍的感觉,在会心一笑的同时,不禁拍案叫绝。
王勃有诗云: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在本文中,空间距离都已不成问题,庄子和尼采直接穿越了时间,相向而行,由此也证明了地球是圆的。
庄子一直向西走,隐迹于世外,他说:“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两千年后,大洋彼岸的尼采沿着庄子相反的方向一直向东走。他说:“千万不要忘记:我们飞翔得越高,我们在那些不能飞翔的人眼中的形象越是渺小。”
殊途同归,因为他们有共同的信念,那便是对自由的追求。
用现在知识体系来说,庄子“逍遥游”和尼采的“自由精神者”均属哲学范畴,都是一种精神性的自由。
二者的审美境界是相通的,两种学说具有超越时空而遥相响应的理论逻辑。
作者在结尾写道:“当两人相遇时,虽然听不懂对方的话,却在心灵里激起一阵共鸣,一起发出会心的笑。尼采伸开双臂拥抱了庄子,并亲吻了他的额头,之后,两人惜别,一个向西,一个向东,消失在地平线的那头。”
3、关于生死:当归,当归
什么东西落到文人手里就简单了,通透了,包括生死。
比如: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道尽诗人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李清照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写出了英雄豪迈和人生的价值取向;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抒发了诗人慷慨磊落和视死如归的壮烈情怀。
《人间值一笑》中绿窗写的《当归,当归》中,开篇就抓住了人心。把失去亲人后的悲伤描写的如此唯美,浪漫。
“悲伤是一种毒。毒袭来时,我就蜷缩成毛茸茸的小松鼠,钻到老树洞里问药,我会变幻任意年龄段,把自己交付给大自然,由着洞彻草木的万千光源,针灸我,修复我。”
读完全文,方觉题目《当归,当归》一语双关,即是中药名称,点明她太爷的中医身份和如神农尝百草般救人的从医经历;又暗喻了视死如归和对死者的祝福。
她在文中写道:“走了的人就是奔向未来,我们能根据蛛丝马迹追溯祖先的过去,祖先却更似先知,通晓我们的现状与神思”一语点醒我对死亡的执念。
我不再惧怕死亡和离别,心里念着曾仕强老师曾说过的话,人死了,就要祝福他,因为不再痛苦了嘛。
当归,当归。来也从容,去也从容。
唯愿去者,如霍达在《穆斯林的葬礼》结尾写的那般:“《古兰经》中曾用那么优美的语言描述令人神往的后世天园!那是人间没有的乐园,那里浓阴蔽日,芳草铺地,鲜花盛开,硕果满园。进入天园的穆斯林们在绿阴的庇护下,不觉得炎热,也不觉得严寒。”
4、写在最后
这是一本要灵性有灵性,要学养有学养的散文集。文字里的成长印记,文字里的人生理想,文字里的故土回忆,文字里的旧物旧景,文字里的生活感悟,过往的细节一幕一幕,照进你的现实生活,令人情迷。
人间值一笑,值得是什么?是成长的挣扎向上,是友情的弥足珍贵,是健康的千金难求,是财富的真正价值,是生活的点点滴滴,是梦想给予生的希望,是一颗充盈、安宁和热爱生活的心。
《人间值一笑》是《人民日报》高级记者,也是著名作家的卞毓方集结了贾平凹、苏童、叶浅韵等36位当代著名作家的作品,关于人间丰盛且值得一笑的散文集。
作家们在书中通过自己深深浅浅的脚印,用隽永的文字,触碰生命中那些闪耀的片刻。让我们窥见不同生命个体的人生观,从中汲取前进的力量,升华出人间值得,请珍惜当下每一份美好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