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618庄子杂篇外物八
TUhjnbcbe - 2025/2/10 17:15:00
北京哪里治白癜风最好 http://pf.39.net/bdfyy/bdfzd/

庄子曰:“人有能游(1),且得不游乎(2)?人而不能游(3),且得游乎?夫流遁之志(4),决绝之行(5),噫,其非至知厚德之任与(6)!覆坠而不反(7),火驰而不顾(8),虽相与为君臣,时也(9),易世而无以相践(10)。故曰至人不留行焉(11)。

“夫尊古而悲今,学者之流也(12)。且以狶韦氏之流观今之世(13),夫孰能不波(14)?唯至人乃能游于世而不僻(15),顺人而不失己。彼教不学(16),承意不彼。”

(1)游:本义一般认为是旗帜的垂饰。后转指水流,引申为不固定的、经常移动的。“游”也指河流的一段。人或动物在水中活动也称为“游”。“游”有异体作“遊”,指游玩、游览,引申为有目的的旅行,多指求学或求官,又引申为交际、交往。此处庄子是作为生存处世之道,适意地生活在世间的意义,即“游世”。

(2)且:岂,难道。(3)而:假如。(4)流遁:流荡逃遁。

(5)决绝:谓弃世绝尘。决,通“诀”。分别。(6)任:作为。

(7)覆坠:倾覆坠落。(8)火驰:火速。(9)时:指命运。

(10)践:陈列整齐的样子。(11)不留行:意为随世而行不固执。

(12)学者:做学问的人。流:品类。

(13)狶韦氏:是中华民族有史可载的最早始祖。

(14)波:摇动。(15)僻:邪僻。(16)彼教:指世俗之学。

庄子说:“人若能适意地生活在世间,难道还会得不到自适自乐吗?人假如不能适意地生活在世间,难道还能够自适自乐吗?流荡逃遁的心志,弃世绝尘的行为,唉,恐怕不是至知厚德之人的所作所为吧!倾覆坠落于世俗而不返,逐物急速如火而不顾。虽然相互间有的为君有的为臣,这只是命运而已。时代更替了也就难说还是这一排列次序了。所以说,得道的人是随世而行不固执的人。”

尊崇古代而鄙视当今是学做学问一类人的短见薄识。况且用狶韦氏一类人的观点观察当今世事,谁能不摇动呢?唯有得道的人才能游心于世而不偏执,顺乎众人而不丧失自己的本性。尊古卑今的见教不应学取,顺从众意而不予非议。”

这一部分庄子将“游世”作为生存处世之道,指出,人应适意地生活在世间才有意义。那就是要做到“能游于世而不僻,顺人而不失己”。而不能存有“流遁之志,决绝之行”或“覆坠而不反,火驰而不顾”的态度和行为。

1
查看完整版本: 618庄子杂篇外物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