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华夏人文始祖黄帝在这个地方甘拜下风
TUhjnbcbe - 2025/2/12 16:57:00
成语“甘拜下风”的意思是指真心佩服别人,承认自己不如别人。这个成语来自于一个古老的故事:黄帝问道广成子。这个故事的发生地就在河南省汝州市的崆峒山。“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汝州崆峒山的确不算太高,但却是座仙山。因为旁边有神奇的汝州温泉,吸引广成子到这里洗浴修炼,并终成正果。据史籍文献记载:黄帝被立为天子十九年,在执政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关于治理天下和医疗养生等方面的问题,这些常见的问题和现象,令黄帝和他的大臣们百思不得其解,他迫切需要一套正确的理论破解这些难题,后来他打听到在汝州崆峒山悟道的广成子创立了一套高明的阴阳理论,这套理论适用于万事万物,对于治国平天下和医疗养生问题都能迎刃而解,于是,黄帝下决心到汝州崆峒山去向广成子拜师求道。黄帝从有熊国(今河南新郑)出发,登具茨,过襄城、访大隗.....逶迤来到崆峒山南面,黄帝帅文武大臣站在远处眺望崆峒山,只见神泉侧出,热气袅袅。为了表达拜见大仙的虔诚,黄帝先在汝州温泉沐浴净身,然后登上温泉前的一座小山,放眼山下方圆百里的广成泽,汪洋一片,无际无涯。黄帝在此山上住了一宿,第二天,乘编扎的竹筏子来到崆峒山下。黄帝登上崆峒山拜见广成子,只见他立如松,声如钟,神态清爽,思维敏捷,意态安闲,具有超越常人的康泰之状。黄帝说:“我听说先生已经通晓至道,冒昧地请教至道的精华。我一心想获取天地的灵气,用来帮助五谷生长,用来养育百姓。我又希望能主宰阴阳,从而使众多生灵遂心地成长,对此我将怎么办?”广成子回答说:“你所想问的,是万事万物的根本;你所想主宰的,是万事万物的残留。自从你治理天下,天上的云气不等到聚集就下起雨来,地上的草木不等到枯黄就飘落调零,太阳和月亮的光亮也渐渐地晦暗下来。然而谗陷的小人心地是那么偏狭和恶劣,又怎么能够谈论大道!”黄帝听了这一席话便退了回来,弃置朝政,筑起清心寂智的静室,铺着洁白的茅草,谢绝交往独居三月,再次前往求教。当时广成子正头朝南躺着,黄帝顺下风膝行而进,再拜稽首而问:“我听说您精通大道,请问怎样修身才能长久!广成子迅速地起身,说:“问得好啊!过来,我告诉你大道。……我执守至道的纯一,把握至道的和谐,所以我修身至今已有一千二百多年,而我的身躯却没有衰老。”黄帝再次叩头行礼说:“广成子真可谓是与自然浑为一体了。”广成子说:“过来!我告诉你。宇宇间的事物是无穷无尽的,而人们都认为会有尽头。宇宙间的事物是高深莫测的,而人们都认为有极限。领悟我的道的人,上可以成为皇帝,下可以成为王候......”黄帝听完广成子的高深理论,心里有一种拨云雾而见青天的感觉,心中的很多疑问茅塞顿开,感觉十分高兴。为答谢广成子的指引,在崆峒山东七八里的一个部落宴请广成子,并命随从乐队为大仙演奏了一曲《钧天》之乐,这个部落后来逐渐演变为一个村庄,就是现今的汝州市温泉镇均田村。广成子听罢,为黄帝的诚心所感动,当即取出自己所著的《阴阳经》两卷赠于黄帝。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黄帝回到新郑后,与文武大臣共同学习领悟广成子的阴阳理论,并把理论运用到治国理政、农业生产和医疗健康等方面,建立起了华夏民族生产生活方面的“四梁八柱”,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政治方面,黄帝确立了道政合一的治国理念,后来逐渐演变为孙中山先生推崇的“天下为公“思想。在农业生产方面:他实行了田亩制,对农田实行耕作制,领导百姓播种百谷,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在天文方面他推算历法,创立干支纪年法。在音乐方面,他制定了五音十二律。在穿衣方面,黄帝元妃嫘祖教会了百姓养蚕以丝制衣服。在医药方面,他与歧伯天师讨论病理,作《黄帝内经》,成为中华民族中医养生文化的源头。在数学方面,他提出了数的概念,并确定了度量衡之制。在文字方面,他的大臣仓颉开始创立文字。黄帝还在荆山(位于今陕西省中部)铸鼎,分华夏为九州。此外,当时还发明了舟车、弓矢、房屋、农具等。孙中山先生在《黄帝赞》中赞道:“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惟有我先。”对黄帝的丰功伟绩做出了高度评价。黄帝到汝州崆峒山向广成子问道的故事流传很广,在《史记》、《庄子》、《黄帝外经》等著作典籍中均有记载,在汝州市临汝镇和温泉镇也留下了很多民间传说和诗词歌赋,如果有时间,您可以来这里参观到黄帝“甘拜下风”的名山,洗浴神奇的汝州温泉。欢迎光临哦!
1
查看完整版本: 华夏人文始祖黄帝在这个地方甘拜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