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思想一直就是晦涩难懂的思想,它是在语言的基础不断研究发展,来客观的反馈产生结果。本文,是以主观个人理解下,以简单的方式来阐述,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
中国古代思想萌芽,诞生出不同的学说,在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学说不断涌出,其中具有代表的就是1.儒家2.墨家3.道家4.法家5.名家6.兵家7.农家8.阴阳家.9杂家.10纵横家.(快速了解战国史(下)(纵向))
1.儒家
儒家代表的孔子、孟子、荀子。
孔子是春秋后期的儒家代表,儒家的思想核心是“仁”,仁政为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孔子受周公启发比较大,儒家思想中的“礼”和周公(西周)大似相等。周公的礼乐制度强调的规则,不可逾越,也就是说处在哪个阶级就执行哪个阶级礼乐等级。按现在说法,就是老板干老板的事,员工干员工的事,老板挣的钱花的地方和员工挣钱的花的地方必须不一样,挣得多就必须花得多,挣得少的必须花得少。就是按规章制度形式的确定,礼乐制度。
孔子讲礼,更像是从道德方面讲,没有制度的规则,但是需要遵循一定制度,没有惩罚机制。
儒家思想,简单理解就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相互敬爱的思想。儒家比较重点的思想是,不主张信奉鬼神,是一种传统阶级的修正理念。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学说,主张“性善论”,人之初性本善。
荀子在孔子学说进行了独特的延伸,主张以“礼”治国,主导“性恶论”,反对孟子的“性善论”。法家的韩非子,李斯都是荀子学生。不难看出法家思想跟儒家思想还是有一定联系的。
2.墨家
简单来说,墨子就是跟孔子唱反调的。
墨子主张“兼爱非攻”的思想,反对儒家的有层次的仁爱,兼爱应该是大爱,就是给予每个人的爱是平等的,也可以理解就是你给你父亲的爱和你给你邻居的爱是相等的。非攻是谴责列国的兼并战争。墨子主张鬼神之说,也是跟孔子学说相反的。
3.道家
道家的代表是老子和庄子,从字义上就可以看出来,以道为思想的根本。道家跟儒家和墨家的区别上,就是儒家和道家是站在人层面上的道德学说,以人为本。道家,是站在他俩的另一个角度来说,可以理解是宇宙说,也可以理解成是寻找事物的规律。道家不是在人的角度看问题,而是是天的角度看问题。“无为而治”的思想就是充分的说明,道家的思想是遵循客观的自然延伸。简单来说,就是养孩子要散养的意思。
4.法家
法家代表韩非子、商鞅。法家可以狭义理解为儒家延伸的概念,将“礼”制度化,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并且法家主张的是中央集权制,就是君王一人说了算。法家改革派在政治方面具有极大的造诣。
5.兵家
代表孙武、孙膑。以从事军事理论研究为主,对故去军事斗争总结。《孙子兵法》在军事的战略、战术方面叙述简洁由哲理性,对后世影响极大。
6.农家、阴阳家
农家代表许行,主张靠劳动果实维持自己的生活,国君也一样。
阴阳家,阴阳家主要说的是一个学派,也可以理解是自然变化的总结,《周易》就是阴阳学说的代表。总体来说,阴阳家是对四季变化观察,总结何时农耕的理论体系和五行学说的政治体系。
7.名家
名家是辩论名实问题为特征的学派。也可以理解,名家是什么,名家就是一群较真的人在不断偷换概念,并要把别人说服的学说。代表惠施、公孙龙。著名理论《白马论》,白马非马。惠施的主张是合同异,代表“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就是大家都认同鱼的概念,但是对鱼的想法进行辩论。公孙龙的白马论,就是把马的概念和白色的概念放在同一个层面去讨论,就相当于马和兔,马兔是马还是兔子呢,马兔就不是马也不是兔,这就是公孙龙的主张。比较强调的一点就是二者都属于诡辩论,就是把原有的理解打散,带入一个逻辑怪圈。
8.杂家
吕不韦号召门客写成的集大成者,涵盖春秋战国各种思想,以道家为主。《吕氏春秋》就是杂家著作。
春秋战国的思想理论体系非常复杂,但都是时代产物,脱离不开是历史的环境,对思想方面本文写得过于简略,如有兴趣可以查阅春秋思想类的书籍仔细研读。
春秋战国关键学派1.儒家2.墨家3.道家4.法家5.名家6.兵家
快速了解春秋史(纵向)
快速了解战国史(上)(纵向)
快速了解战国史(下)(纵向)
春秋战国——一场地主阶级革命斗争(横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