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里面的一句话,叫窃钩者诛,窃国者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
带钩是古代的一种装饰品,非常贵重。
偷带钩的就要被杀,但是去偷一个国家,那么就变成了诸侯。
比方说历史上的田恒代齐,齐国本是姜太公所建立的国家,后面就变成了田氏,田氏也就是陈氏,田氏把齐国给篡掉了。
从此以后春秋到战国齐国都是田氏的天下。
偷掉国家,就变成了诸侯。只要成了诸侯,就会有很多人说这是仁义的,歌功颂德。
存在上的虚无主义,庄子里面就有篇这样的文章《说剑》,
赵国的赵文王喜欢斗剑,门下聚集了几千名的剑客,有事没事就决斗,大王喜欢斗剑,赢的话,大王就给奖赏。
王子觉得这样下去不行,国家好好的人才,却自己人打自己人,那国家慢慢的不就玩完了。
于是他去拜访庄子,庄子穿着儒服跟王子见面,王子说,要跟大王见面呢,穿这儒服是不行的,您最好做一套武士的服饰。
于是庄子花了三天的时间,做了一套武士的衣服,去见赵文王,只用两句话就把他说服了。
他说臣之剑十步杀一人,千里之远没有人挡的住,大王一听,就说厉害,那一定是天下无敌了。
庄子继续说,我跟别人比剑的时候,后发制人,让别人先动,我比他后出招,但比他快,先把他杀掉。
赵文王一听大喜,立马就叫那些剑士们准备准备,挑选个最厉害的与他决斗。
剑士们一轮一轮的比下来,又死了好多人,最后几人跟庄子比。
庄子出来便对文王说,我有三把剑,大王认为我要用哪一把呢?赵文王就问哪三把剑呢?庄子说第一把天子之剑,第二把诸侯之剑,第三把平民之剑。
赵文王就问,什么是天子之剑呢?
庄子说,天下之剑,把天下治理好,剑锋所指之处,无人能敌。诸侯之剑。把王国治理好,百姓拥服,剑指所指,无人能敌。至于平民之剑呢,就是武士,蓬头垢面的,上砍脖颈,下劈身躯,犹如斗鸡。
赵文王一听就很惭愧,三个月没有出过门,那些剑士,就纷纷自杀了。
所以说,人们把自己的目标放在一个明显可见的位置,后来他们发现这个目标原来是别人决定的虚幻的目标,那么他们就很容易否定自己而陷入虚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