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中国人的宗教和哲学是什么
TUhjnbcbe - 2025/2/22 22:28:00
北京中科医院电话 http://bdfyy999.com/

研东西,究古今

文章部分节选自《中国哲学简史》

冯友兰著

01

宗教也和人生有关系。每种大宗教的核心都有一种哲学。

事实上,每种大宗教就是一种哲学加上一定的上层建筑,包括迷信、教条、仪式和组织。这就是我所说的宗教。这样来规定“宗教”一词的含义,实际上与普通的用法并无不同,若照这种含义来理解,就可以看出,不能认为儒家是宗教。

人们习惯于说中国有三教:儒教、道教、佛教。我们已经看出,儒家不是宗教。至于道家,它是一个哲学的学派;而道教才是宗教,二者有其区别。

道家与道教的教义不仅不同,甚至相反。道家教人顺乎自然,而道教教人反乎自然。举例来说,照老子、庄子讲,生而有死是自然过程,人应当平静地顺着这个自然过程。

但是道教的主要教义则是如何避免死亡的原理和方术,显然是反乎自然而行的。道教有征服自然的科学精神。对中国科学史有兴趣的人,可以从道士的著作中找到许多资料。

02

作为哲学的佛学与作为宗教的佛教,也有区别。

受过教育的中国人,对佛学比对佛教感兴趣得多。中国的丧祭,和尚和道士一齐参加,这是很常见的。中国人即使信奉宗教,也是有哲学意味的。

现在许多西方人都知道,与别国人相比,中国人一向是最不关心宗教的。例如,德克·布德教授(DerkBodde)有篇文章,《中国文化形成中的主导观念》,其中说:

“中国人不以宗教观念和宗教活动为生活中最重要、最迷人的部分。…...中国文化的精神基础是伦理(特别是儒家伦理),不是宗教(至少不是正规的、有组织的那一类宗教)。……这一切自然标志出中国文化与其他主要文化的大多数,有根本的重要的不同,后者是寺院、僧侣起主导作用的。”

03

在一定意义上,这个说法完全正确。但是有人会问:

为什么会这样?

对于超乎现世的追求,如果不是人类先天的欲望之一,为什么事实上大多数民族以宗教的观念和活动为生活中最重要、最迷人的部分?

这种追求如果是人类基本欲望之一,为什么中国人竟是一个例外?

若说中国文化的精神基础是伦理,不是宗教,这是否意味着中国人对于高于道德价值的价值,毫无觉解?

04

高于道德价值的价值,可以叫做“超道德的”价值。

爱人,是道德价值;爱上帝,是超道德价值。有人会倾向于把超道德价值叫做宗教价值。但是依我看来,这种价值并不限于宗教,除非此处宗教的含义与前面所说的不同。

例如,爱上帝,在基督教里是宗教价值,但是在斯宾诺莎哲学里就不是宗教价值,因为斯宾诺莎所说的上帝实际上是宇宙。

严格地讲,基督教的爱上帝,实际上不是超道德的。这是因为,基督教的上帝有人格,从而人爱上帝可以与子爱父相比,后者是道德价值。

所以,说基督教的爱上帝是超道德价值,是很成问题的。它是准超道德价值。而斯宾诺莎哲学里的爱上帝才是真超道德价值。

05

对以上的问题,我要回答说,对超乎现世的追求是人类先天的欲望之一,中国人并不是这条规律的例外。他们不大关心宗教,是因为他们极其关心哲学。

他们不是宗教的,因为他们都是哲学的。

他们在哲学里满足了他们对超乎现世的追求。

他们也在哲学里表达了、欣赏了超道德价值,而按照哲学去生活,也就体验了这些超道德价值。

冯友兰先生认为,每种宗教的核心都是哲学,宗教就是一种哲学加上一定的上层建筑。

似乎中国人更关心哲学,因为在中国哲学里,满足了他们对超乎现世的追求,体验到了超道德价值,这些内容,我还不太敢肯定,只是觉得好像很有道理。

慢慢来学习,开篇已经深刻的感受到了东西方的不同,因为不同,可能更有价值,需要去对比与打通,有时候有些焦虑,不过肯定的是,焦虑后将是愉悦。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人的宗教和哲学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