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儒朱熹为啥对庄子这个狂人又爱又恨,答案说服了万千民众!
我们都知道道家和儒家思想是我国文化的主干思想,也是中国存在最早的两种,至今已经根深蒂固,源远流长。而在古代,很多尊崇道家思想和儒家思想都各执一派,人们自己的尊崇的思想境界更高,而另一派则是“歪门邪道”,为此各相争执。
宋朝一个了不起的人物朱熹,是儒学集大成者,他的“程朱理学”思想成为元明清三朝影响最大的官方哲学,是中国教育史上继孔子后又一人。作为儒学集大成者,自然时刻将道家思想作对比,评论道家人也是非常不客气的,史书记载,他经常说老子阴险,刻毒,奸诈,但却对庄子这个狂人爱慕有佳,经常对他赞美不绝,这又是为什呢?
他这样评价庄子:“才极高,眼极冷,心极热”,表明自己对庄子的又爱又恨。才极高,我们通常称赞一个人说才能极高,用才高八斗形容,这应该是对一个人的才能最高的评价,可是你要跟庄子说,你才高八斗,庄子很可能说,我的才能是用斗来衡量的吗?那么庄子是什么才,不才之才,他是一种可以把所有才能都灭掉的一种才能,所以朱熹说庄子才极高。
朱熹还说庄子眼极冷,那么冷眼是什么眼呢?跟冷相对的是热,就是热眼,冷眼就是不热的眼睛,比如有一个短语叫热泪盈眶,这个热眼一流就把我们的眼睛迷糊住了,也就是说当我们以一种很激动,很热切的眼光去审视这个世界的时候,由于你的眼睛是很热,所以你就看不清世界的本来面目,或者说你用一副热心肠去对待这个世界,你就会陷溺在这个世界里,那么你就看不清这个世界的本来面目,这就是所谓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当我们深陷热恋时,即使旁人怎样说这个人的劣迹时,你都会以“热眼”看待,认为他是最好的那一个。又或者当我们因为在工作中与同事发生争执时,或许那时的我们只认对与错,都不再考虑老板叫我们来是为了解决事情,而非争执呢?
讲冷或者是热,就体现出一个距离,冷意味着有距离,热就意味距离近或者没距离,我们在日常生活碰到有些人很热情,有的人很冷漠,当我们碰到很冷漠的人的时候,就感觉两人的距离很明显,当你碰到很热情的人的时候,我们就感觉到,我们彼此之间距离很近,所谓,冷和热体现在某种心理上的距离感,
庄子是眼极冷的人,所以庄子是跟这个火热的世界,保持着一个观察的距离,滚滚红尘世界,你如果不在一定的距离之外,你能看得真切吗?朱熹说庄子是冷眼看世界,所以庄子把这个人情世界的人情,看得非常的真切,冷眼看世界并不意味着心肠也是冷的,所以朱熹还说的一句话,说庄子心极热的。
朱熹的评价,放在现今的社会,依然是非常受用,冷眼看世界,脑袋清楚的看清事情的本质,热心好生活,让我们对世界充满感恩,充满温暖,充满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