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庄子秋水篇你的看法决定了事物
TUhjnbcbe - 2025/3/5 19:55:00
石学敏丹芪偏瘫胶囊 http://pf.39.net/bdfyy/bdfzd/140211/4336240.html

庄子是战国中期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老庄”;其作品收录于《庄子》一书,代表作有《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等。

据传庄子隐居南华山,唐玄宗天宝初年,被诏封为“南华真人”,《庄子》一书亦因之被奉为《南华真经》。

下面来看看其中的“秋水篇”:

1.河伯曰:若物之外,若物之内,恶至而倪(ní)贵贱,恶至而倪小大

若物之外,若物之内:事物的外貌形体以及事物的内部。

恶至而倪贵贱,恶至而倪小大:又怎么来区分贵贱,怎么来区分大小呢?

2.北海若曰,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以俗观之,贵贱不在己;以差观之,因其所大而大之,则万物莫不大;因其所小而小之,则万物莫不小;知天地之为稊(tí)米也,知毫末之为丘山也,则差数睹(dǔ)矣

以道观之,物无贵贱:凭借自然之道来观察,万事万物原本没有“贵贱”之分。

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从万物自身角度来看,都是自以为贵,而彼此轻视;也就是目中无人,自己最好,老子天下第一;意见不同时,后面半句话往往说不出口,你算个啥东西,你懂个鸟。

以俗观之,贵贱不在己:用世俗之人的眼光来看,“贵贱”并不在于事物本身。

以差观之:按照万物的大小差别来考察。

因其所大而大之,则万物莫不大:顺着物体大的一面去看,认为物体就是大的,那么没有一物不是大的。

因其所小而小之,则万物莫不小:顺着物体小的一面去看,认为物体就是小的,没有一个物体不是小的。

知天地之为稊米也:天地那么巨大的东西,比起更巨大的东西,也不过是一粒小米;地球和浩瀚无穷的宇宙去比,根本无法想象。

知毫末之为丘山也:毫末那么细小的东西,比起更细小的东西,也犹如一座大山;“一只蚂蚁”对于一只细菌来说,就是庞然大物。

则差数睹矣:万物之间的差别也就知道了,事物之间无非都是相对而言罢了。

3.以功观之,因其所有而有之,则万物莫不有;因其所无而无之,则万物莫不无

以功观之:从事物是否有用来考察。

因其所有而有之,则万物莫不有:从有功能的角度来看,认为它有用,万物都有用。

因其所无而无之,则万物莫不无:从没有功能的角度来看,认为它没有用,啥都没有用;事物有用还是没用,全依赖人的主观意识;看到一堆树枝,认为是没用的,就是垃圾;但是有人却拾起来,用来生火煮饭。

4.知东西之相反而不可以相无,则功分定矣;以趣观之,因其所然而然之,则万物莫不然;因其所非而非之,则万物莫不非;知尧,桀(jié)之自然而相非,则趣操睹(dǔ)矣

知东西之相反而不可以相无:“东与西”的方向相反,却又相互不可以缺少。

则功分定矣:那么事物的功能和本质就可以确定下来了。

以趣观之:通过人们对事物的兴趣来观察。

因其所然而然之,则万物莫不然:从事物肯定的一面去看,便会认为是对的;那么万物没有什么是不对的;两个人吵架,你看其中一个人不顺眼,他说啥都是不对的。

因其所非而非之,则万物莫不非:顺着事物否定的一面去观察,便会认为是不对的,那么万物没有什么不是错的;哪怕把所有财富都赠送给你,你也认为这人不怀好意,有啥阴谋,这钱不敢要。

知尧,桀之自然而相非:知道唐尧,夏桀各自以为正确,相互否定对方。

则趣操睹矣:人们的兴趣所在,所持守的信念,坚持的原则,便可以了解清楚,原来如此。

“秋水篇”认为一切事物大小,“是非”都是相对的;人生贵贱,荣辱都是无常的;不执著于得失,不伤害自然本性,一切顺应自然而返回人性的真谛。

庄子把“道和人”紧密结合在一起,使“道”成为人生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他所

1
查看完整版本: 庄子秋水篇你的看法决定了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