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hjnbcbe - 2025/3/15 22:10:00
道家,代表人物庄子、老子等,主张无为而治,道法自然,顺应自然。主张避开矛盾,而不是解决矛盾,可以说是一种消极避世的哲学思想。庄子《庖丁解牛》出自《庄子·养生主》,引用庖丁解牛的寓言论证其思想:人处世间,只有像庖丁那样,顺应自然,避开矛盾,才能“保全身”。我们从文章中来剖析一下。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译文: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真是危险啊!已经有了危险,还要执着地去追求知识,那么除了危险以外就什么都已经没有了。庄周梦蝶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其思想的消极,我们的惯常思维是,“学海无涯苦作舟”,我们应当建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停地学习汲取新的知识,去适应社会的发展,优秀的学习能力是人类最基本的能力,但是在庄子这里,知识无限,而人类作为广阔世界中的“一粒微尘”“蜉蝣”“沧海一粟”,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是一种很危险的行为,已经有了危险,还要去执着地追求知识,除了危险之外就什么都没有了。与“不撞南墙不回头”“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不同,避开危险,避开一切会对自己造成损害的事物。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译文:做好事不要求名,做坏事不要受刑罚,以遵循虚无的自然之道为宗旨,便可以保护生命,可以保全天性,可以养护新生之机,可以享尽天年。好事不求传扬,恶事不求世人皆知,顺应世间万物的自然规律,不以物质加之,不破坏其自然发展规律,顺势而为,以此来保全自己,保护生命。从而可以更好地释放自己的天性,不让其受到世间的沾染,保护新生的事物,从而有机会颐享天年。庖丁解牛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译文:依照牛的生理上的天然结构,砍入牛体筋骨相接的缝隙,顺着骨节间的空处进刀,依照牛体本来的构造,筋脉经络相连的地方和筋骨结合的地方,尚且不曾拿刀碰到过,更何况大骨呢!正如解牛一样,依照其生理上的天然结构,顺着骨节间的缝隙,将牛解开,而且不会对刀造成损害。而我们为人处世也一样,不求利己,但求不损人。顺应自然并非不好,反而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正如“船到桥头自然直”,而且也并非完全任其自然发展,而是在对其客观情况进行了解后,做出一定应对性的解决措施。以上均为个人浅见,欢迎大家指正!图片来源网络,侵删。我是一今,不期而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