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成语故事口若悬河
TUhjnbcbe - 2025/3/21 14:56:00
白癜风症状 http://www.bdfyy999.com/
#三分钟讲知识#

口若悬河,成语有关典故最早出自于《世说新语·赏誉》。其意为说话滔滔不绝,像河水倾泄一样(悬河:瀑布)。形容能说善辩,话语不断。

在晋朝时期,有一位才华横溢的学者,名叫郭象,字子玄。他自幼便展现出非凡的才智,对世间万物都充满了好奇与探究之心。无论是风吹草动,还是日月星辰,他都能从中领悟出深刻的道理。

郭象的学识渊博,尤其精通老子和庄子的学说,他的见解独到,常常能给人以醍醐灌顶之感。他的名声渐渐传遍了四海,朝廷也多次派人前来邀请他入朝为官。

郭象实在推辞不掉,便入朝担任了黄门侍郎一职。他凭借着丰富的知识和卓越的口才,无论是朝政大事还是生活琐事,都能说得头头是道,令人叹服。他的言辞犹如悬河之水,滔滔不绝,永远没有枯竭的时候。

当时,有一位太尉名叫王衍,他对郭象的口才极为赞赏。每当听到郭象发言,他总是情不自禁地赞叹道:“郭子玄语议如悬河泻水,注而不竭。”(此语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意思是:听郭象说话,就如同观赏一条倒悬的瀑布,水流汹涌澎湃,永不停歇。后人据此提炼出成语“口若悬河”。

郭象的辩才和健谈,让人们对他的才华刮目相看。他的名声也因此在朝廷中传为佳话,成为了一代传奇人物。

后来,人们便用“口若悬河”这个成语来形容那些善于言辞、健谈不已的人。每当听到某人讲话如瀑布般滔滔不绝时,人们便会想起那位晋朝的才子郭象,他的才华和辩才永远留在了人们的心中。

作者声明:内容由AI生成
1
查看完整版本: 成语故事口若悬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