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子非鱼焉知鱼之乐庄子秋水
TUhjnbcbe - 2025/4/30 17:09:00
随着时代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全民意识的教化和普及却停滞不前,这间接造成了很多社会弊病。比如近几天吴谢宇弑母案最刷爆各大媒体,今天借此先跟大家聊聊家庭教育和亲子关系的一些个人感悟,探讨目前在很多人眼中,那个本该最亲密、最深爱的父母为何成了他们心底的怨念。个人宗旨意在改变家长的意识形态,致力于为民族未来中坚力量的孩子搭建更好的生长环境。希望此文能够给予读者以参考。正所谓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有不足和补充的地方希望广大读者指正、讨论。毕竟为华夏民族的崛起贡献一份力量,是我们每个炎黄子孙不可推卸的责任。对于这个问题我先讲一个故事。曾经的我身边只要有朋友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会不惜代价去提供帮助,而且为了彰显自己的热心肠,还不忘给别人“指点江山”。当朋友的表现与我预期大相径庭的时候,我会坚持自己所谓的好心不断地给与忠告甚至是发牢骚。慢慢的,一堵摸不到的墙让朋友关系渐行渐远。曾经很长的一段时间我都是在反思和沉淀这个问题。直到最近我认识到问题的根本,那就是我用自己的认知作为标准去衡量他人的行为,把自己谓之可行的道理对他人强行施加以求同化。这种行为,实际上就是极度自私的体现。而且这种自私也正是大多数中国式父母对孩子的教化态度。所以对于孩子的培养,作为监护人的父母率先需要自我反思,才是良好家庭教育顺利进行,也是维系良好亲子关系的首要准备环节。话不多说,进入正题。下面分享一下个人对亲子家庭教育的理解。一、基本教育:先做人后做事1、做人(厚德载物)这一点毋庸置疑是所有教育中的重中之重,让孩子坚持做一个善良正直的人,树立正确的人生道德标杆是贯彻孩子一生的宝贵财富。如果这句话太笼统,那就用两个通俗易懂的词汇诠释做人的问题,那就是违法和缺德。因一旦违法,国家会替家长管制孩子。一旦缺德,社会会帮家长教育孩子。因此在最基本最重要的德育的问题上,个人的见解是在说教行不通的情况下,可以适当付诸武力,这个最基本的原则问题,不容半点商量余地。因为一旦发生因为做人的问题让国家或者社会代替我们家长管教孩子的情况,是所有爱孩子的家长不愿意看到的,也不是我们家长能控制的局面。2、做事(上善若水)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人生导师,一定要重视榜样的力量。家长的现在状态基本上决定了孩子的将来状态,家长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孩子对世界认知的第一印象,这就是原生家庭的力量。在实际中的引导可参考借鉴国学中的八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以”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世人之所恶,故几于道”为引导标准,这会让孩子对许多不公现象能坦然处之,避免孩子的承受心理过于脆弱,而且能够建立起孩子的责任感和爱心。二、亲子关系:爱是无条件的1、主角曾经有一位做心理咨询师的宝妈说一句话,育儿这么久才明白不是我们家长带孩子适应我们的世界,而是孩子带我们家长重新认识世界。对于这话我特别赞成,将来的社会是孩子们主宰的世界,我们这些家长在十几二十年后大概率会成为新世界下的古董。所以,以孩子的视角为主导才是建立健康亲子关系的根基。我们家长实质上是做为孩子前半生的游伴,陪伴孩子一起行走在他们自己的路上。因此,孩子做任何事情、任何决策只要不违法、不缺德,都应该支持,这有利于建立孩子的个性和担当。2、颜面在如今攀比成风的环境下,家长要时刻提醒自己,不要用孩子学习成绩或者听话与否来粉饰自己所谓虚荣心和颜面的问题,这个赌注不但愚蠢,而且输得只会更多。为人父母之后应该明白,此生最大的财富就是孩子,用孩子的一生为自己内心的私欲买单,是我们现在大多数家长都在玩的必输赌注。再者越是听话的人创新思维越窄,反而正是那些不按套路出牌的跳跃思维更具创造性。3、叛逆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在家长能控制的范围尽可能的让孩子去犯错,这个范围就是不能违法,不能缺德。叛逆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必定会存在的现象,人的一生一定需要走几次错误的路,办几次错误的事。早犯错、早反思、早成长,晚犯错再反思就很有可能错过人生的最好成长时光。叛逆正因为孩子的认知和行为不被理解、不被支持。况且大多情况下,我们家长的想法未必比孩子的想法合理。所以在德育做好了的前提下,家长大可放手让孩子大胆的去做他们自己想做的事,更何况会做人的人也做不出不可挽回的错事,一味地围追堵截只会适得其反。大禹治水的道理已经告诉我们,“堵不如疏”基本上是大多问题的最好解决方案。4、自由学习成绩的好坏并不能代表优秀与否,单轮成绩我们在世界上有着很高的排名,可是后劲的发挥空间却有些不堪入目。其原因无非是长期的家庭和学校教育让孩子形成了固化的思维模式和惟命是从的性格。针对这一点,我们就从家长和孩子的平等对话开始,鼓励孩子按照自己的本心去跟我们家长探讨孩子生活中的任何事情,注重培养孩子的辩证思维,敢于对任何事情提出质疑并阐述自己的观点。其结果往往会发现孩子对事情的见解,很多时候比我们大人更加合理。让孩子能作为自己认知世界的主人,那孩子一定会有比我们家长更宽阔的发展空间。三、优秀养成:信念乃力量的源头1、原动力的建立奥巴马曾经告诫孩子的学习理念是让自己将来的生活有更多选择。每个人都渴望自己的生活会有更多的选项,实际上选项的多少只能建立在自身价值上。学习的目标不是为了应付老师也不是为了满足家长,而是为了满足自己,正确信念的建立会让后续的教育事半功倍。我们要用心发现孩子的天赋和兴趣点,毕竟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只要不违法、不缺德、孩子又喜欢的事情,对孩子的学习和成长都是正确的。千万不要用我们家长的预期去决定孩子的选择。2、建立在正确认知基础上的自制力和习惯有人可能会说孩子爱玩游戏就不正确,对游戏上瘾怎么办?这确实是如今孩子面临的一个大问题。其实这一点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可怕,如果孩子真的有游戏天赋,那就试着并且让孩子把游戏当职业去做。如果孩子真的有把游戏当职业的天赋,年薪千万也不是难事。没有这天赋大也可以给孩子报名参加比赛之类的活动,适当让孩子受点打击,让他自己知道游戏不是适合自己的职业,让他明白游戏不是生存和生活的必需品,最多只是一个业余消遣。只有帮助孩子从内心认清事物的本质和可行程度,才能改变孩子的实际行为,主因才是改变的唯一可靠力量。另外,培养孩子一些电脑的基础知识,让孩子知道游戏的本质实际上就是程序人员画了一个圈,看着他们玩家在在圈里进来出去。就像辛辛苦苦打出一把屠龙刀,无非就是一串代码而已,让孩子明白其中的原理和细节,值与不值孩子会有自己的衡量和选择标准。再者,爱玩游戏的人都不笨,世界科技大咖马斯克的很多发明灵感也都是源自游戏,因此游戏不是虎,正确对待游戏的意义,会让成长更加有趣。即便实在都走不通那也不是天塌了的事情而大动干戈,趁年轻玩吐了,以后就没瘾了,因为我就是一个游戏玩吐了而没欲望的例子。其实马云对于孩子玩游戏的解决办法值得学习一下,就是让孩子在家一直玩,期间不对孩子进行任何打扰,哪怕吃饭睡觉都不管不问,玩完之后,写一份后感,反思一下除了当时的快乐之外,对自己的人生和身边人有什么收获和意义,与孩子一起耐心分析事情的利弊权衡。这也是一种对大多孩子有效的办法,还是那句话“堵不如疏”。当然我们家长也要找找自己的问题,比如因为我们自己对孩子的陪伴不够让导致孩子转移了兴趣点,那么我们应该多找一些对孩子更加有意义并且有趣的事情陪孩子一起做,从而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这里我想重点提一个曾对自己很有帮助的习惯,就是对经历过的每件事情都会马上去总结一个后感,细细辩证这件事情的各种利弊和后果,这确实是一个对成长非常实用的习惯。经历任何事情之后,进行一次辩证的分析和反思,会让自己对身边所有事物的认知有着质的飞跃,更能让自己少走弯路。这类似于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习惯了这种行事思维,便可达到条条大路通罗马式的融会贯通。如何引导孩子有一个辩证思维的习惯,是我们家长需要学习的技能。提在最后:(强我中华)正所谓思想的解放才是减少悲剧的开始,换个角度看世界,换个思维去对待身边的人和事物,你会发现世界其实并不是我们所看到的样子。莫以爱的名义毁掉孩子的未来,细心反思理解真正的爱,让亲子关系走进健康态。让爱改变家庭成员每个人的人生,从让爱充满家庭开始,继而影响整个社会的精神面貌。强我华夏文明,塑我炎黄精神,强民的根本在教育,教育的根本在树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甚至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都应该肩负的责任。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1
查看完整版本: 子非鱼焉知鱼之乐庄子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