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庄子南华真经杂篇天下译文1
TUhjnbcbe - 2025/5/1 16:19:00
北京白癜风治疗哪家医院最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xcxbdf/

庄子《南华真经》杂篇天下译文1

杂篇天下第三十三

原文:天下之治方术者多矣,皆以其有为不可加矣。古之所谓道术者,果恶乎在?曰:无乎不在。曰:神何由降?明何由出?圣有所生,王有所成,皆原于一。不离于宗,谓之天人。不离于精,谓之神人。不离于真,谓之至人。以天为宗,以德为本,以道为门,兆于变化,谓之圣人。以仁为恩,以义为理,以礼为行,以乐为和,薰然慈仁,谓之君子。以法为分,以名为表,以参为验,以稽为决,其数一二三四是也,百官以此相齿;以事为常,以衣食为主,蕃息蓄藏,老弱孤寡为意,皆有以养,民之理也。

译文:治理天下治理身心的方法和技术有很多,都是以有小我的自私欲望掺杂在治理方法和学术中并且认为自己的方法和学问达到了顶峰。

古代所谓的道术,究竟在哪里?回答说:"无所不在。"问:"神由何而降?明从何而生?"回答说:"神圣自有其由来,王业自有其成因,都渊源于万物一体的大道。"

不离于万物一体的旨宗,称为证得天道之人。不离于阴阳五运六气等精微之气在九宫八卦中的运行法则,称为神人。不离于真如自性,称为得道的至人。以天道万物一体为宗旨,以自然无为的性德为根本,以道为引领万物出入的大门,能够从征兆中通达变化结果,称为圣人。以仁德之心布施恩惠,以义作为道理,以礼规范行为,以乐调和性情,温和慈爱,称为君子。

以法律为尺度,以名号为标志,以比较为验证,以考核来判断,等级之数像一二三四那样明白,百官以此为序列,以职事为常务,以衣食为主旨,生产储藏,关心老弱孤寡,使其皆有所养,这是养民的常理。

原文:古之人其备乎。配神明,醇天地,育万物,和天下,泽及百姓,明于本数,系于末度,六通四辟,小大精粗,其运无乎不在。其明而在数度者,旧法世传之史尚多有之。其在于《诗》、《书》、《礼》、《乐》者,邹鲁之士、捂绅先生多能明之。《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其数散于天下而设于中国者,百家之学时或称而道之。

译文:古代的圣人是很完备的啊!合于神明,效法自然,养育万物,与天下万物和谐相处,泽及百姓,以天道运行法则为根本,以法度为末节,六合通达而四时顺畅,无论小大精粗,其作用无所不在。

古时候的道术和法规制度,很多还保存在传世的史书中。保存《诗》《书》《礼》《乐》中的,邹鲁一带的学者和缙绅先生们大都知晓。古人所著的《诗》以用来抒发对自然无为的大道的志愿,《书》用以记载有关自然无为的大道的道理以及事件,《礼》倡导的是以自然无为的大道来引导礼仪和规范行为。《乐》倡导的是以自然无为的道来调和五音,《易》倡导的是以道来管理阴阳的运行,《春秋》倡导以自然无为的大道用来正名分。其散布于天下而设立于中国的,百家还在学习这些古人所著作的书籍时,它们还可以称作与道相应的书籍。百家一夹杂着自私欲望学习它们,就把它们解释的完全脱离了自然无为的大道了。(待续)

1
查看完整版本: 庄子南华真经杂篇天下译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