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道墨因何而起,儒法为谁而鸣,诸子孰为雄强
TUhjnbcbe - 2025/5/11 16:43:00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三级专科 http://www.yunweituan.com/m/

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古之圣人以天文定天道,以天道定天伦,以天伦定人伦,以人伦定人文。从盘古氏,天皇氏、地皇氏、泰皇氏,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轩辕氏、青阳氏、高阳氏、金天氏、高辛氏、陶唐氏、有虞氏、到夏后氏,夏后氏即大禹,完成了华夏文明的奠基过程,所积累下来的成果称为华夏文化。三皇之道,凡是有盘古氏到大禹的后代子孙,受华夏文化、三皇之道滋养而成长的称为“龙的传人”“炎黄子孙”“华夏后裔”。

大禹之后,夏商各五百年,社会稳定。后来商朝出现了大规模的华夏对蛮夷的战争,巨大的战争消耗动摇了商朝的统治基础,周取而代之。周武王伐纣胜利后三年就驾崩了,他的继任者周公完善并巩固了封建宗法制。大禹之前简称三皇五帝,大禹之后为夏商周三王。上古时期的学问简称三皇之学,黄帝是集大成者,总代表,黄帝之后,老子是三皇之学的集大成者。后世说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那是不对的,正如把孔子说成是儒家的创始人一样,也是不对的。儒为周朝之学,周公是孔子的精神导师。

到了春秋时期,礼乐崩坏,“《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这时,儒家出世,道为儒之本,儒为道之末。到战国时期,战争频仍,“国无宁日,岁无宁日,邦无定交,土无定主,朝秦暮楚,合纵连横”。这时,法家出世。“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失礼而后法”。故老子贵道,孔子贵仁,孟子贵义,荀子贵礼,韩子贵法。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应世而出,应时而生。有比较才有鉴别,诸子百家,放在一起比较,其人其文,所作所为,一目了然,高下立判。

道儒法三家,是华夏文化的主干。道应天,儒应人,法应变,三家同源一体,缺一不可。一个优秀的中国人,之所以优秀,就在于他能够合于天伦,极于人伦,通于权变。道儒法三家,也构成了我们中国人思维里的深层意识。我们每一个人,都在有意无意的遵循它们:道家的好处,是让我们做一个纯真素朴,明白四达之人;儒家的好处,是让我们做一个极于人伦、止于至善之人;法家的好处,是让我们做一个通权达变、无所不能之人。这才是我们中国人应该遵循的“道“。治理国家,素朴用道,教化用儒,已乱用法。道儒法三家,是人类从素朴天真到礼乐教化,再到法令惩戒的三个阶段。如果按现代的分科,道家属于哲学科,法家属于理科,儒家属于文科,墨家属于工科,兵家属于军事。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社会分工不同,道越来越细,学科学来学多。

老子著《道德经》。道德经是三皇之学,他所讲的“道”,和河图洛书以及《易经》里的思想和道理,都是相通的。老子之道,影响深远。所谓的百家争鸣,不过是道裂为百。各家的总源头,都可以在老子找到。《史记》言孔子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於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老子的思想都是顶级智慧,提出了“道”的观念,即宇宙运动的总规律。

道家是站在宇宙之外看宇宙。列子曰:察见渊鱼者不祥,智料隐匿者有殃。至人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庄子曰: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上与造物者游,下与外生死、无终始者为友。老子曰: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孔子开创私学,以仁为核心,克己复礼,为儒家集大成者。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人。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晚年修订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根深蒂固的影响了中国几千年,中国人的伦理观念,大多都是由孔子塑造的。孔子的思想,已经融入了中国人的血液中。孔子的最大贡献是有教无类,开办私学之先河。改变了中国单纯由贵族垄断统治的历史状况,让普通人民有了进入上层建筑,参与社会管理,贡献智慧力量的机会。同时,正是由于中华民族普通百姓有了文化传承的可能,并逐步成为文化传承的主体,才保障了华夏文明在历史上经历了无数政权更迭之后,依旧长盛不衰,繁荣永续。“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就孔子对华夏文化的功勋而言,当之无愧。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先师。

孔子后继者是孟子,孟子思想的核心是义,有义的人,就是大丈夫。“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春秋时期,“失道亡德,礼崩乐坏,仁已不存,那么义不可再失。孟子以一个义来对抗整个崩坏的社会。他觉得,一个人如果不讲义,跟禽兽有什么区别呢。

杨朱主张“拔一毛以利天下而不为,取天下一毛利己,亦不为也”,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个人的利益高于一切,公家利益神圣不可侵犯,不容任何人以任何借口来拔毛。讲的实际上是市场经济的交易规则,市场经济讲究的是公平、公正。一切以等价交换为原则,不存在拔谁的毛利天下,拔谁的毛利个人的问题。墨家主张的兼爱,类似于基督教的博爱,“爱人如己。”在政治领域,就应该推行兼爱的原则。政治人物掌握的是公共的权力,不是私人的财利。如果是私人的财产,你想先照顾父母子女兄弟姐妹,没有问题。但如果是公权力,政治人物凭此先照顾自己的亲属,就不对。所以墨子是对的,作为个人如同雷锋精神,作为团体如同共产主义精神。

儒家讲仁爱,克己复礼,仁爱讲的是等差之爱,由我为圆心,不同半径画无数个同心圆,第一圈是父母,第二圈是兄弟姐妹,第三圈是邻里乡亲,如此由近及远,推之于天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样的话,在自己家里可以,掌握公权力的人很容易以权谋私,孔子骂人,骂别人是小人,孟子喜欢骂人,骂别人是禽兽。不过他骂错了对象,杨朱公平公正,墨翟一心为公,是当时英豪,对高尚风格不表扬,不提倡倒还罢了,还骂人家是禽兽,一般的人做不到,只能说人家是英雄,是神圣,真是以仁义为名,唯我独尊,党同伐异,强词夺理,颠倒黑白,语言暴力,五十步笑百步而已。

孔子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少正卯有弟子四千,贤者八十三人。《孔子家语·始诛第二》子贡进曰:“夫少正卯,鲁之闻人也,今夫子为政,而始诛之,或者为失乎?”孔子曰:“居,吾语汝以其故。天下有大恶者五,而窃盗不与焉.一曰心逆而险,二曰行僻而坚,三曰言伪而辩,四曰记丑而博,五曰顺非而泽,此五者有一于人,则不免君子之诛,而少正卯皆兼有之.其居处足以撮徒成党,其谈说足以饰褒荣众,其强御足以反是独立,此乃人之奸雄者也,不可以不除。孔子当过大司寇,朝七日诛少正卯,杀人立威,以言定罪,测心而诛,孟子没有掌过大权,没杀过人。小人当诛,禽兽更该杀,如果他掌权的话,估计杨子墨子后人一个也活不成。

孔子死后儒分为八,其中最耀眼的有两支,曾子传子思,子思传孟子是其一,曾子还有一支传人是曾申,曾申传吴起,吴起后来改学法家后在鲁国魏国楚国建功立业。另一支是子夏传左丘明、李悝、商鞅、禽滑厘,禽滑厘后来改投墨子,学习墨术,成二代巨子,大侠首义,天下闻名。李悝、商鞅后来都改学法家,李悝称法家先驱,在魏变法魏国雄霸天下,商鞅思想: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极身无二虑,尽公不顾私,内不私贵宠,外不偏疏远,令行而禁止,法出而奸息。商鞅入秦,变法革新,富国强兵,功如丘山,名传后世。

墨子还有一个传人宋钘,宋钘是荀子的老师,荀子后来改学儒术,为先秦最后的大儒,荀子曰: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制天命而用之。无德不贵,无能不官,无功不赏,无罪不罚。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荀子认为礼仪是法门,是要妙。荀子否定了孟子的性善论,说的是实话,就像我们今天说人是动物的一个支一样,惹很多人不高兴,后世的韩愈说他大淳而小疵,实际上不是小疵,而是更科学。还是比有的人评价毛泽东三七开要好,认为毛泽东三七开的人应该七三开都不到,或者根本没资格开,和毛泽东比是萤火之光和日月争辉一样可笑。

荀子的高徒是韩非和李斯,韩非是秦始皇的思想偶像,韩非认为儒家是阴谋,美化历史中充满的暴力,恐吓,欺骗,比如尧舜禅让,汉魏禅让,魏晋禅让,比如黄袍百加身,都是假仁假义的闹剧,帝王将相谎话连天,仁者爱人,缺乏实际操作性,空头支票。都是骗人的伎俩。斯克郎滚粪球,外光里臭。谎言好听,但是无用,甚至有毒。道家法家是说真话的,真话不好听,可是近道,真刀真枪,管用实效。实践出真知,”不看广告看成效“,韩非子思想顷国顷城,秦始皇慧眼识英,雄才大略,天下一统,震古烁今,千古一帝。

墨家精神,独一无二,如熊熊火焰,似凛凛利剑,高贵深邃,朴实神秘,兼爱非攻,尚同尚贤。墨家巨子藜霍之羹,短褐之衣,阔身短剑,风餐露宿,为方以矩,为圆以规,平以水,直以绳,正以县,书之竹帛,镂之金石。锄强助弱,摩顶放踵,腓无跋、胫无毛,生不歌,死无服。载渴载饥,赴汤蹈刃,死不旋踵。惟其如此,难以见容,遁于秦汉。墨家相当于今天的工科,是最重要的一科,我们起了一个大早,赶了一个晚集,丢了最不应该丢掉的东西,领先了两千多年,落后了几百载,痛心疾首啊。

法家把人情,人心,人性看得透彻,冷酷无情,可建功立业,哪怕不得善终。司马迁曰: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其次不辱辞令,其次诎体受辱;其次易服受辱,其次关木索,被菙楚受辱,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其次毁肌肤,断肢体受辱,最下腐刑极矣。毛泽东接着说: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屈原曰: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作为中国人我们自豪,我们骄傲,因为我们有英雄,为我们引路,前赴后继,无数个少正卯为了真理被暴尸三日,无数个吴起被万箭穿心,无数个商鞅被五马分尸,保住了我们华夏的文明,几千年来屹立不倒。我们应该记住他们,感谢他们,而不是冤屈他们,而不是侮辱他们。我们应该知道不得好死不等于不是好人,抗日战争有多少先烈为了祖孙后代的幸福,抛头颅,洒热血。他们才是我们的英雄,我们的民族魂。我们更应该对得起他们,继承他们的思想,弘扬我华夏文化,复兴我华夏文明,以告慰其在天英灵。

1
查看完整版本: 道墨因何而起,儒法为谁而鸣,诸子孰为雄强